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783页
史臣曰:得人者昌,如诸温儒雅清显,为一时之称;叔达才学明辩,中二国之选。
皆抱廊庙之器,俱为社稷之臣。
威守道,轨临戎,抗居丧,静经略,璡音律,仍以懿亲,俱至显位;才能门第,辉映数朝,岂非得人欤?唐之昌也,不亦宜乎!然彦博之褊,窦轨之酷,亦非全器焉。
赞曰:温、陈才位,文蔚典礼。
诸窦戚里,荣盛无比。
------------------
列传第十二
○李纲 子少植 少植子安仁 郑善果 从兄元璹 杨恭仁 子思训思训孙睿交 恭仁从孙执柔 恭仁少弟师道 皇甫无逸 孙忠 李大亮 族孙迥秀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也。
祖元则,后魏清河太守。
父制,周车骑大将军。
纲少慷慨有志节,每以忠义自许。
初名瑗,字子玉,读《后汉书·张纲传》,慕而改之。
周齐王宪引为参军。
宣帝将害宪,召僚属证成其罪,纲誓之以死,终无挠辞。
及宪遇害,露车载尸而出,故吏皆散,唯纲抚棺号恸,躬自埋瘗,哭拜而去。
隋开皇末,为太子洗马。
皇太子勇尝以岁首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自请奏琵琶,又歌《武媚娘》之曲。
纲自勇曰:“令则身任宫卿,职当调护,乃于宴座自比倡优,进淫声,秽视听。
事若上闻,令则罪不测,岂不累于殿下?臣请遽正其罪。”
勇曰:“我欲为乐耳,君勿多事。”
纲趋而出。
及勇废黜,文帝召东宫官属切让之,无敢对者。
纲对曰:“今日之事,乃陛下之过,非太子罪也。
勇器非上品,性是常人,若得贤明之士辅导之,足堪继嗣皇业。
方今多士盈朝,当择贤者居其任,奈何以弦歌鹰犬之才侍侧,至令致此?乃陛下训导不足,岂太子之罪耶!”辞气凛然,左右皆为之失色。
文帝曰:“令汝在彼,岂非择人?”纲曰:“臣在东宫,非得言者。”
帝奇其对,擢拜尚书右丞。
时左仆射杨素、苏威当朝用事,纲每固执所见,不与之同,由是二人深恶之。
会遣大将军刘方诛讨林邑,杨素言于文帝曰:“林邑多珍宝,自非正人不可委。”
因言纲可任,文帝以为行军司马。
刘方承素之意,屈辱纲,几至于死。
及军还,久不得调。
后拜齐王府司马。
未几,苏威复令纲诣南海应接林邑,久而不召。
纲后自来奏事,威复言纲擅离所职,以之属吏。
纲见善卜者,令筮之,遇《鼎》,因谓纲曰:“公易姓之后,方可得志而为卿辅。
宜早退;不然,有折足之败也。”
寻会赦免,屏居于鄠。
大业末,贼帅何潘仁以纲为长史。
义师至京城,纲来谒见。
高祖大悦,授丞相府司录,封新昌县公,专掌选。
高祖践祚,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典选如故。
先是,巢王元吉授并州总管,于是纵其左右攘夺百姓,宇文歆频谏不纳,乃上表曰:“王在州之日,多出微行,常共窦诞游猎,蹂践谷稼,放纵亲昵,公行攘夺,境内兽畜,取之殆尽。
当衢而射,观人避箭以为笑乐。
分遣左右,戏为攻战,至相击刺疻伤致死。
夜开府门,宣淫他室。
百姓怨毒,各怀愤叹。
以此守城,安能自保!”元吉竟坐免。
又讽父老诣阙请之,寻令复职。
时刘武周率五千骑至黄蛇岭,元吉遣车骑将军张达以步卒百人先尝之。
达以步卒少,固请不行。
元吉强遣之,至则尽没于贼。
达愤怒,因引武周攻陷榆次,进逼并州。
元吉大惧,绐其司马刘德威曰:“卿以老弱守城,吾以强兵出战。”
因夜出兵,携其妻孥,弃军奔还京师,并州遂陷。
高祖怒甚,谓纲曰:“元吉幼小,未习时事,故遣窦诞、宇文歆辅之。
强兵数万,食支十年,起义兴运之资,一朝而弃。
宇文歆首画此计,我当斩之。”
纲曰:“赖歆令陛下不失爱子,臣以为有功。”
高祖问其故,纲对曰:“罪由窦诞不能规讽,致令军人怨愤。
又齐王年少,肆行骄逸放纵,左右侵渔百姓,诞曾无谏止,乃随顺掩藏,以成其衅,此诞之罪。
宇文歆论情则疏,向彼又浅,王之过失,悉以闻奏。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