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642页
寻下敕禁断,初虽暂息,旋又仍旧,咸亨二年又下敕曰:“百官家口,咸预士流,至于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
比来多著帷帽,遂弃FD旂,曾不乘车,别坐檐子。
递相仿效,浸成风俗,过为轻率,深失礼容。
前者已令渐改,如闻犹未止息。
又命妇朝谒,或将驰驾车,既入禁门,有亏肃敬。
此并乖于仪式,理须禁断,自今已后,勿使更然。”
则天之后,帷帽大行,FD旂渐息。
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私妇人,无复冪旂之制。
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
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
俄又露髻驰骋,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奚车,契丹塞外用之,开元、天宝中渐至京城。
兜笼,巴蜀妇人所用,今乾元已来,蕃将多著勋于朝,兜笼易于担负,京城奚车、兜笼、代于车舆矣。
武德来,妇人著履,规制亦重,又有线靴。
开元来,妇人例著线鞋,取轻妙便于事,侍兒乃著履。
臧获贱伍者皆服襕衫。
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竟衣胡服,故有范阳羯胡之乱,兆于好尚远矣。
太极元年,左司郎中唐绍上疏曰:
臣闻王公已下,送终明器等物,具标甲令,品秩高下,各有节文。
孔子曰,明器者,备物而不可用,以刍灵者善,为俑者不仁。
传曰,俑者,谓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也。
以此而葬,殆将于殉,故曰不仁。
近者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徒以眩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
更相扇慕,破产倾资,风俗流行,遂下兼士庶。
若无禁制,奢侈日增。
望诸王公已下,送葬明器,皆依令式,并陈于墓所,不得衢路行。
又士庶亲迎之仪,备诸辨礼,所以承宗庙,事舅姑,当须昏以为期,诘朝谒见。
往者下俚庸鄙,时有障车,邀其酒食,以为戏乐。
近日此风转盛,上及王公,乃广奏音乐,多集徒侣,遮拥道路,留滞淹时,邀致财物,动逾万计。
遂使障车礼贶,过于聘财,歌舞喧哗,殊非助感。
即亏名教,实蠹风猷,违紊礼经,须加节制。
望请婚姻家障车者,并须禁断。
其有犯者,有廕家请准犯名教例附簿,无廕人决杖六十,仍各科本罪。
------------------
志第二十六 经籍上
夫龟文成象,肇八卦于庖牺;鸟迹分形,创六书于苍颉。
圣作明述,同源异流。
《坟》、《典》起之于前,《诗》、《书》继之于后。
先王陈迹,后王准绳。
《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礼》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者非他,方策之谓也。
琢玉成器,观古知今,历代哲王,莫不崇尚。
自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嬴氏坑焚,以愚黔首;汉兴学校,复创石渠。
雄、向校雠于前,马、郑讨论于后,两京载籍,由是粲然。
及汉末还都,焚溺过半。
爰自魏、晋,迄于周、隋,而好事之君,慕古之士,亦未尝不以图籍为意也。
然河北江南,未能混一;偏方购辑,卷帙未弘。
而荀勖、李充、王俭、任昉、祖鲪a ,皆达学多闻,历世整比,群分类聚,递相祖述。
或为七录,或为四部,言其部类,多有所遗。
及隋氏建邦,寰区一统,炀皇好学,喜聚逸书,而隋世简编,最为博洽。
及大业之季,丧失者多。
贞观中,令狐德棻、魏徵相次为秘书监,上言以籍亡逸,请行购募,并奏引学士校定。
群书大备。
开元三年,左散骑常侍褚无量、马怀素侍宴,言及经籍。
玄宗曰:“内库皆是太宗、高宗先代旧书,常令宫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缉,篇卷错乱,难于检阅。
卿试为朕整比之。”
至七年,诏公卿士庶之家,所有异书,官借缮写。
及四部书成,上令百官入乾元殿东廊观之,无不骇其广。
九年十一月,殷践猷、王惬、韦述、余钦、毋煚、刘彦真、王湾、刘仲等重修成《群书四部录》二百卷,右散骑常侍元行冲奏上之。
自后毋煚又略为四十卷,名为《古今书录》,大凡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
禄山之乱,两都覆没,乾元旧籍,亡散殆尽。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