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74页

己巳,文武胁从官免冠徒跣,朝堂待罪,禁之府狱,命中丞崔器劾之。

回纥叶护自东京还,宴之于宣政殿,便辞还蕃。

乃封叶护为忠义王,约每年送绢二万疋,至朔方王便交授。

十一月壬申朔,上御丹凤楼,下制曰:“我国家出震乘乾,立极开统。

讴歌历数,启圣千龄;文物声名,握图六叶。

安禄山夷羯贱类,粗立边功,遂肆凶残,变起仓卒,而毒流四海,涂炭万灵。

朕兴言痛愤,,提戈问罪,灵武聚一旅之众,至凤翔合百万之师,亲总元戎,扫清群孽。

广平王俶受委元帅,能振天声;郭子仪决胜无前,克成大业。

兼回纥叶护、云南子弟、诸蕃兵马,力战平凶,势若摧枯,易同破竹。

朕早承圣训,尝读礼经,义切奉先,恐不克荷。

今复宗庙于函洛,迎上皇于巴蜀;导銮舆而反正,朝寝门而问安;寰宇载宁,朕愿毕矣。

且复人将有主,敬当天地之心;兴岂在予,实凭社稷之祐。

今两京无虞,三灵通庆,可以昭事,宜在覃恩,待上皇到日,当取处分。”

是时河南、河东诸郡县皆平。

宫省门带“安”字者改之。

伪御史大夫严庄来降。

新成九庙神主,上亲告享。

十二月丙午,上皇至自蜀,上至望贤宫奉迎。

上皇御宫南楼,上望楼辟易,下马趋进楼前,再拜蹈舞称庆。

上皇下楼,上匍匐捧上皇足,涕泗呜咽,不能自胜。

遂扶侍上皇御殿,亲自进食;自御马以进,上皇上马,又躬揽辔而行,止之后退。

上皇曰:“吾享国长久,吾不知贵,见吾子为天子,吾知贵矣。”

上乘马前导,自开远门至丹凤门,旗帜烛天,彩棚夹道。

士庶舞忭路侧,皆曰:“不图今日再见二圣!”百僚班于含元殿庭,上皇御殿,左相苗晋卿率百辟称贺,人人无不感咽。

礼毕,上皇诣长乐殿谒九庙神主,即日幸兴庆宫。

上请归东宫,上皇遣高力士再三尉譬而止。

受贼伪署左相陈希烈、达奚珣等二百余人并禁于杨国忠宅鞫问。

甲寅,以左相苗晋卿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二月戊午朔,上御丹凤门,下制大赦。

蜀郡灵武元从功臣太子太师、豳国公韦见素,内侍、齐国公高力士,右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各加实封三百户。

田长文、张崇俊、杜休祥各加二百户。

右仆射裴冕冀国公,殿中监李辅国成国公,宗正卿李遵郑国公,兼进封邑。

广平王俶封楚王,加实封二千户。

左仆射、朔方节度郭子仪加司徒,进封代国公,实封一千户。

兵马使仆固怀恩封丰国公,右金吾将军李嗣业封虢国公,司徒兼太原尹李光弼蓟国公,关内节度王思礼霍国公,淮南节度来瑱颍国公,南阳太守鲁炅岐国公,仍并加实封。

京兆尹崔光远鄴国公,开府李光进范阳郡公,左相苗晋卿为侍中、封韩国公,宪部尚书、平章事李麟褒国公,中书侍郎崔圆为中书令、赵国公,中书侍郎张镐南阳县公。

近日所改百司额及郡名官名,一依故事。

改蜀郡为南京,凤翔府为西京,西京改为中京,蜀郡改为成都府。

凤翔府官僚并同三京名号。

其李憕、卢弈、颜杲卿、袁履谦、许远、张巡、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

文武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

赐酺五日。

进封南阳王系为赵王,新城王仅为彭王,颍川王僴为兗王。

第七男侹为泾王,第九男僙封襄王,第十男佋封兴王,第十一男倕封杞王,第十二男侗封定王。

甲子,上皇御宣政殿,授上传国玺,上于殿下涕泣而受之。

己丑,贼将伪范阳节度使史思明以其兵众八万之籍,与伪河东节度使高秀岩并表送降。

庚午,制:“人臣之节,有死无二;为国之体,叛而必诛。

况乎委质贼廷,宴安逆命,耽受宠禄,淹延岁时,不顾思义,助其效用,此其可宥,法将何施?达奚珣等或受任台辅,位极人臣;或累叶宠荣,姻联戚里;或历践台阁,或职通中外。

夫以犬马微贱之畜,犹知恋主;龟蛇蠢动之类,皆能报恩。

岂曰人臣,曾无感激?自逆胡作乱,倾覆邦家,凡在黎元,皆含怨愤,杀身殉国者,不可胜数。

此等黔首,犹不背国恩。

受任于枭獍之间,咨谋于豺虺之辈,静言此情,何可放宥。

达奚珣等一十八人,并宜处斩;陈希烈等七人,并赐自尽;前大理卿张均特宜免死,配流合浦郡。”

是日斩达奚珣等于子城西南隅独柳树,仍集百僚往观之。

三载正月甲戌朔。

戊寅,上皇御宣政殿,册皇帝尊号曰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上以徽号中有“大圣”二字,上表固让,不允。

乙酉,敕:“因乱所失库物,先差使搜检,如闻下吏因便扰人,其搜检使一切并停,务令安辑。”

内出宫女三千人。

庚寅,大阅诸军于含元殿庭,上御栖鸾阁观之。

庚子,册良娣张氏为淑妃。

二月癸卯朔,贼将伪淄青节度能元皓以其地请降,用为河北招讨使,并其子昱并授官爵。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