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1494页

十七年,出为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岭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卒于镇。

子存约、滂。

存约,太和三年为兴元从事。

是时军乱,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方宴语,吏报:“新军乱,突入府廨,公宜避之。”

绛曰:“吾为帅臣,去之安往?”麾存约令遁,存约曰:“荷公厚德,获奉宾阶。

背恩苟免,非吾志也。”

即欲部分左右拒贼,是日与绛同遇害。

隐以父罹非祸,泣守松楸,十余年杜门读书,不应辟命。

会昌中,父友当权要,敦勉仕进,方应弓招,累为从事。

大中三年,应进士登第,累迁郡守、尚书郎、给事中、河南尹,历户、兵二侍郎,领盐铁转运等使。

咸通末,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进阶特进、天水伯、食邑七百户。

隐性仁孝,与弟骘尤称友悌。

少孤贫,弟兄力耕稼以奉亲,造次不干亲戚。

既居宰辅,不以权位自高。

退朝易衣,弟兄侍母左右。

岁时伏腊,公卿大臣盈门通讯,而大臣及母之荣,无如其比。

乾符中罢相,检校兵部尚书、润州刺史、浙西观察等使。

入为太常卿,转吏部尚书,累加尚书左仆射。

广明中卒。

子光逢、光裔、光胤。

弟骘,亦以进士登第。

大中末,与兄隐并践省阁。

咸通初,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转郎中,正拜中书舍人。

六年,权知贡举。

七年,选士,多得名流,拜礼部侍郎、御史中丞,累迁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卒。

光逢,乾符五年登进士第,释褐凤翔推官。

入朝为监察御史,丁父忧免。

僖宗还京,授太常博士,历礼部、司勋、吏部三员外郎,集贤殿学士,转礼部郎中。

景福中,以祠部郎中知制诰,寻召充翰林学士,正拜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学士承旨。

改兵部侍郎、尚书左丞,学士如故。

乾宁三年,从驾幸华州,拜御史中丞,改礼部侍郎。

刘季述废立之后,宰相崔胤与黄门争权,衣冠道丧。

光逢移疾,退居洛阳,闭关却扫六七年。

昭宗迁洛,起为吏部侍郎,复为左丞,历太常卿。

鼎没于梁,累官至宰辅,封齐国公。

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

乾宁中,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赐金紫之服。

兄弟对掌内外制命,时人荣之。

季述废立之后,光逢归洛。

光裔旅游江表以避患。

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

光胤,大顺二年进士登第。

天祐初,累官至驾部郎中。

入梁,历显位。

中兴用为宰辅。

张裼,字公表,河间人。

父君卿,元和中举进士,词学知名,累历郡守。

裼,会昌四年进士擢第,释褐寿州防御判官。

于琮布衣时,客游寿春,郡守待之不厚。

裼以琮衣冠子,异礼遇之。

琮将别,谓裼曰:“吾饷逆旅翁五十千,郡将之惠不登其数,如何?”

裼方奉母,家贫,适得俸绢五十匹,尽以遗琮,约曰:“他时出处穷达,交相恤也。”

裼累辟太原掌书记。

大中朝,琮为翰林学士,俄登宰辅,判度支。

琮召裼为司勋员外郎、判度支。

寻用为翰林学士,转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学士承旨。

咸通末,琮为韦保衡所构谴逐,裼坐贬封州司马。

保衡诛,琮得雪。

裼量移入朝,为太子宾客,迁吏部侍郎、京兆尹。

乾符三年,出为华州刺史。

其年冬,检校吏部尚书、郓州刺史、天平军节度观察等使。

四年,卒于镇,时年六十四。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