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860页

遂使新垣族灭,信、越菹醢,见讥良史,谓之过刑。

魏、晋至隋,有损有益,凝脂犹密,秋荼尚烦。

皇上爰发至仁,念兹刑宪,酌前王之令典,探往代之嘉猷,革弊蠲苛,可大可久,仍降纶綍,颁之九区。

故得断狱数简,手足有措,刑清化洽,未有不安。

忽以暴秦酷法,为隆周中典,乖恻隐之情,反惟行之令。

进退参详,未见其可。

且父子天属,昆季同气,诛其父子,足累其心,此而不顾,何爱兄弟。

既欲改法,请更审量。”

竟从仁师驳议。

后仁师密奏请立魏王为太子,忤旨,转为鸿胪少卿,迁民部侍郎。

征辽之役,诏太常卿韦挺知海运,仁师为副,仁师又别知河南水运。

仁师以水路险远,恐远州所输不时至海,遂便宜从事,递发近海租赋以充转输。

及韦挺以壅滞失期,除名为民,仁师以运夫逃走不奏,坐免官。

既不得志,遂作《体命赋》以暢其情,辞多不载。

太宗还至中山,起为中书舍人,寻兼检校刑部侍郎。

太宗幸翠微宫,仁师上《清暑赋》以讽,太宗称善,赐帛五十段。

二十二年,迁中书侍郎,参知机务。

时仁师甚承恩遇,中书令褚遂良颇忌嫉之。

会有伏阁上诉者,仁师不奏,太宗以仁师罔上,遂配龚州。

会赦还。

永徽初,起授简州刺史,寻卒,年六十余。

神龙初,以子挹为国子祭酒,恩例赠同州刺史。

挹子湜。

湜少以文辞知名,举进士,累转左补阙,预修《三教珠英》,迁殿中侍御史。

神龙初,转考功员外郎。

时桓彦范、敬晖等既知国政,惧武三思谗间,引湜为耳目,使伺其动静。

俄而中宗疏忌功臣,于三思恩宠渐厚,湜乃反以桓、敬等计议潜告三思。

寻迁中书舍人。

及桓、敬等徙于岭外,湜又说三思尽宜杀之,以绝其归望。

三思问谁可使者,湜表兄周利贞先为桓、敬等所恶,自侍御史出嘉州司马,湜乃举充此行。

桓、敬等闻利贞至,多自杀,三思引利贞为御史中丞。

湜,景龙二年迁兵部侍郎,挹为礼部,父子同为南省副贰,有唐已来未有也。

时昭容上官氏屡出外宅,湜托附之。

由是中宗遇湜甚厚,俄拜吏部侍郎,寻转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与郑愔同知选事,铨综失序,为御史李尚隐所劾,愔坐配流岭表,湜左转为江州司马。

上官昭容密与安乐公主曲为申理,中宗乃以愔为江州司马,授湜襄州刺史。

未几,入为尚书左丞。

韦庶人临朝,复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睿宗即位,出为华州刺史,俄又拜太子詹事。

初,湜景龙中献策开南山新路,以通商州水陆之运,役徒数万,死者十三四。

仍严锢旧道,禁行旅,所开新路以通,竟为夏潦冲突,崩压不通。

至是追论湜开山路功,加银青光禄大夫。

俄为太平公主所引,复迁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拜中书令,与刘幽求争权不协,陷幽求徙于岭表。

仍促广州都督周利贞以逗留杀之,不果而止。

时挹以年老,累除户部尚书致仕。

挹性贪冒,受人请托,数以公事干湜,湜多违拒不从,大为时论所嗤。

玄宗在东宫,数幸其第,恩意甚密。

湜既私附太平公主,时人咸为之惧,门客陈振鹭献《海鸥赋》以讽之,湜虽称善而心实不悦。

及帝将诛萧至忠等,召将托为腹心,湜弟涤谓湜曰:“主上若有所问,不得有所隐也。”

湜不从,及见帝,对问失旨。

至忠等既诛,湜坐徙岭外。

时新兴王晋亦连坐伏诛,临刑叹曰:“本谋此事,出自崔湜,今我就死而湜得生,何冤滥也!”俄而所司奏宫人元氏款称与湜曾密谋进鸩,乃追湜赐死。

初,湜与张说有隙,说时为中书令,议者以为说构陷之。

时湜与尚书右丞卢藏用同配流俱行,湜谓藏用曰:“家弟承恩,或冀宽宥。”

因迟留不速进。

行至荆州,梦于讲堂照镜,曰:“镜者明象,吾当为人主所明也。”

以告占梦人张由,对曰:“讲堂者,受法之所;镜者,于文为‘立见金’,此非吉征。”

其日追使至,缢于驿中,时年四十三。

湜美姿仪,早有才名。

弟液、涤及从兄莅,并有文翰。

居清要,每宴私之际,自比东晋王导、谢安之家。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