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187页
彗复出室壁之间。
八月,回鹘乌介可汗遣使告难,言本国为黠戛斯所攻,故可汗死,今部人推为可汗。
缘本国破散,今奉太和公主南投大国。
时乌介至塞上,大首领嗢没斯与赤心宰相相攻,杀赤心,率其部下数千帐近西城。
天德防御使田牟以闻。
乌介又令其相颉干迦斯上表,借天德城以安公主,仍乞粮储牛羊供给。
诏金吾大将军王会、宗正少卿李师偃往其牙宣慰,令放公主入朝,赈粟二万石。
九月,幽州军乱,逐其帅史元忠,推牙将陈行泰为留后。
三军上章请符节,朝旨未许。
十月,幽州雄武军使张绛遣军吏吴仲舒入朝,言行泰惨虐,不可处将帅之任,请以镇军加讨,许之。
十月,诛行泰,遂以绛知兵马使。
车驾校猎咸阳。
十一月丁酉朔。
壬寅夜,大星东北流,其光烛地,有声如雷,山崩石陨。
其彗起于室,凡五十六日而灭。
太和公主遣使入朝,言乌介自称可汗,乞行策命,缘初至漠南,乞降使宣慰,从之。
十二月,中书门下奏修实录体例:“旧录有载禁中之言。
伏以君上与宰臣、公卿言事,皆须众所闻见,方可书于史册。
且禁中之语,在外何知,或得之传闻,多涉于浮妄,便形史笔,实累鸿猷。
今后实录中如有此色,并请刊削。
又宰臣与公卿论事,行与不行,须有明据。
或奏请允惬,必见褒称;或所论乖僻,因有惩责。
在籓镇上表,必有批答,居要官启事者,自有著明,并须昭然在人耳目。
或取扌舍存于堂案,或与夺形于诏敕,前代史书所载奏义,罔不由此。
近见实录多载密疏,言不彰于朝听,事不显于当时,得自其家,未足为信。
今后实录所载章奏,并须朝廷共知者,方得纪述,密疏并请不载。
如此则理必可法,人皆向公,爱憎之志不行,褒贬之言必信。”
从之。
李德裕奏改修《宪宗实录》所载吉甫不善之述,郑亚希旨削之。
德裕更此条奏,以掩其迹。
搢绅谤议,武宗颇知之。
二年春正月丙申朔,以抚王纮为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幽州卢龙节度大使。
以雄武军使张绛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幽州左司马,知两使留后,仍赐名仲武。
中书奏百官议九宫坛本大祠,请降为中祠。
宰相崔珙、陈夷行奏定左右仆射上事仪注。
二月丙寅,中书奏:“准元和七年敕,河东、凤翔、鄜坊、邠宁等道州县官,令户部加给课料钱岁六万二千五百贯。
吏部出得平留官数百员,时以为当。
自后户部支给零碎不时,观察使乃别将破用,徒有加给,不及官人,所以选人惮远,不乐注受。
伏望令部都与实物,及时支遣。
诸道委观察判官知给受,专判此案,随月支给,年终计帐申户部。
又赴选官人多京债,到任填还,致其贪求,罔不由此。
今年三铨,于前件州府得官者,许连状相保,户部各借两月加给料钱,至支时折下。
所冀初官到任,不带息债,衣食稍足,可责清廉。”
从之。
太子太师致仕萧俯卒。
牂柯、南诏蛮遣使入朝。
三月,遣使册回纥乌介可汗。
以振武麟胜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单于大都护、兼御史大夫、彭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刘沔可检校右仆射,兼太原尹、北京留守。
充河东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代苻澈。
时回纥在天德,命沔以太原之师讨之。
四月乙丑朔,光禄大夫、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德裕,银青光禄大夫、守右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崔珙,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太子太保牛僧孺等上章,请加尊号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
戊寅,御宣政殿受册。
是月九日雨,至十四日转甚,乃改用二十三日。
时有纤人告中尉仇士良,言宰相作赦书,欲减削禁军衣粮马草料。
士良怒曰:“必若有此,军人须至楼前作闹。”
宰相李德裕等知之,请开延英诉其事。
帝曰:“奸人之词也。”
召两军中尉谕之曰:“赦书出自朕意,不由宰相,况未施行,公等安得此言?”士良惶恐谢之。
是日晴霁。
中书奏:“元日御含元殿,百官就列,唯宰相及两省官皆未开扇前立于栏槛之内,及扇开,便侍立于御前。
三朝大庆,万邦称贺,唯宰相侍臣同介胄武夫,竟不拜至尊而退,酌于礼意,事未得中。
臣等请御殿日昧爽,宰相、两省官斗班于香案前,俟扇开,通事赞两省官再拜,拜讫,升殿侍立。”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