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58页

冬十月己卯,幸温泉宫。

己丑,至自温泉宫。

十一月癸巳朔,检校兵部尚书、河西节度判凉州事萧嵩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余如故。

十二月丁卯,幸温泉宫。

丁丑,至自温泉宫。

十七年二月丁卯,巂州都督张审素攻破蛮,拔昆明城及盐城,杀获万人。

庚子,特进张说复为尚书左丞相,同州刺史陆象先为太子少保。

甲寅,礼部尚书、信安王祎帅众攻拔吐蕃石堡城。

夏四月癸亥,令中书门下分就大理、京兆、万年、长安等狱疏决囚徒。

制天下系囚死罪减一等,余并宥之。

丁亥,大风震电,蓝田山崩。

五月癸巳,复置十道按察使。

右散骑常侍徐坚卒。

六月甲戌,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停兼侍中,黄门侍郎杜暹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中书侍郎李元纮为曹州刺史。

兵部尚书萧嵩兼中书令。

户部侍郎兼鸿胪卿宇文融为黄门侍郎,兵部侍郎裴光庭为中书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秋七月辛丑,工部尚书张嘉贞卒。

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下。

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已下献镜及承露囊,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暇三日,仍编为令,从之。

丙寅,越州大水,漂坏廨宇及居人庐舍。

己卯,中书侍郎裴光庭兼御史大夫,依旧知政事。

乙酉,尚书右丞相、开府仪同三司兼吏部尚书宋璟为尚书左丞相,尚书左丞相源乾曜为太子少傅。

九月壬子,宇文融左迁汝州刺史,俄又贬昭州平乐尉。

壬寅,裴光庭为黄门侍郎,依旧知政事。

冬十月戊午朔,日有蚀之,不尽如钩。

癸未,睦州献竹实。

庚申,前太子宾客元行冲卒。

十一月庚申,亲飨九庙。

辛卯,发京师。

丙申,谒桥陵。

上望陵涕泣、左右并哀感。

制奉先县同赤县,以所管万三百户供陵寝,三府兵马供宿卫,曲赦县内大辟罪已下。

戊戌,谒定陵。

己亥,谒献陵。

壬寅,谒昭陵。

乙巳,谒乾陵。

戊申,车驾还宫。

大赦天下,流移人并放还,左降官移近处。

百姓无出今年地税之半。

每陵取侧近六乡供陵寝。

内外官三品巳上加爵一等,四品已下赐一阶,五品已上清官父母亡者,依级赐官及邑号。

十二月辛酉,幸温泉宫。

乙丑,校猎渭滨。

壬申,至自温泉宫。

是冬无雪。

十八年春正月辛卯,黄门侍郎裴光庭为侍中,依旧兼御史大夫。

左丞相张说加开府仪同三司。

丙午,幸薛王业宅,即日还宫。

二月丙寅,大雨雪,俄而雷震,左飞龙厩灾。

三月辛卯,改定州县上中下户口之数,依旧给京官职田。

夏四月乙卯,筑京城外郭城,凡十月而功毕。

壬戌,幸宁亲公主第,即日还宫。

乙丑,裴光庭兼吏部尚书。

是春,命侍臣及百僚每旬暇日寻胜地宴乐,仍赐钱令所司供帐造食。

丁卯,侍臣已下宴于春明门外宁王宪之园池,上御花萼楼邀其回骑,便令坐饮,递起为舞,颁赐有差。

五月,契丹衙官可突干杀其主李召固,率部落降于突厥,奚部落亦随西叛。

奚王李鲁苏来奔,召固妻东华公主陈氏及鲁苏妻东光公主韦氏并奔投平卢军。

制幽州长史赵含章率兵讨之。

六月庚申,命左右丞相、尚书及中书门下五品已上官,举才堪边任及刺史者。

甲子,彗星见于五车。

癸酉,有星孛于毕、昴。

丙子,命单于大都护、忠王浚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为副,率十八总管以讨契丹及奚等。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