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50页
上曰:“我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急,事成福归于宗社,不成身死于忠孝,安可先请,忧怖大王乎!若请而从,是王与危事;请而不从,则吾计失矣。”
遂以庚子夜率幽求等数十人自苑南入,总监钟绍京又率丁匠百余以从。
分遣万骑往玄武门杀羽林将军韦播、高嵩,持首而至,众欢叫大集。
攻白兽、玄德等门,斩关而进,左万骑自左入,右万骑自右入,合于凌烟阁前。
时太极殿前有宿卫梓宫万骑,闻噪声,皆披甲应之。
韦庶人惶惑走入飞骑营,为乱兵所害。
于是分遣诛韦氏之党,比明,内外讨捕,皆斩之。
乃驰谒睿宗,谢不先启请之罪。
睿宗遽前抱上而泣曰:“宗社祸难,由汝安定,神祇万姓,赖汝之力也。”
拜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进封平王。
睿宗即位,与侍臣议立皇太子,佥曰:“除天下之祸者,享天下之福;拯天下之危者,受天下之安。
平王有圣德,定天下,又闻成器已下咸有推让,宜膺主鬯,以副群心。”
睿宗从之。
丙午,制曰:
舜去四凶而功格天地,武有七德而戡定黎人,故知有大勋者必受神明之福,仗高义者必为匕鬯之主。
朕恭临宝位,亭育寰区,以万物之心为心,以兆人之命为命。
虽承继之道,咸以冢嫡居尊;而无私之怀,必推功业为首。
然后可保安社稷,永奉宗祧。
第三子平王基孝而克忠,义而能勇。
比以朕居籓邸,虔守国彝,贵戚中人,都无引接。
群邪害正,凶党实繁,利口巧言,谗说罔极。
韦温、延秀,朋党竞起;晋卿、楚客,交构其间。
潜结回邪,排挤端善,潜贮兵甲,将害朕躬。
基密闻其期,先难奋发,推身鞠弭,众应如归,呼吸之间,凶渠殄灭。
安七庙于几坠,拯群臣于将殒。
方舜之功过四,比武之德逾七。
灵祇望在,昆弟乐推。
一人元良,万邦以定。
为副君者,非此而谁?可立为皇太子。
有司择日,备礼册命。
七月己巳,睿宗御承天门,皇太子诣朝堂受册。
是日有景云之瑞,改元为景云,大赦天下。
二年,又制曰:“惟天生丞人,牧以元后;维皇立国,副以储君。
将以保绥家邦,安固后嗣者也。
朕纂承洪业,钦奉宝图,夜分不寝,日昃忘倦。
茫茫四海,惧一人之未周;蒸蒸万姓,恐一物之失所。
虽卿士竭诚,守宰宣化,缅怀庶域,仍未小康。
是以求下人之变风,遵先朝之故事。
皇太子基仁孝因心,温恭成德,深达礼体,能辨皇猷,宜令监国,俾尔为政。
其六品以下除授及徒罪已下,并取基处分。”
延和元年六月,凶党因术人闻睿宗曰:“据玄象,帝座及前星有灾,皇太子合作天子,不合更居东宫矣。”
睿宗曰:“传德避灾,吾意决矣。”
七月壬午,制曰:朕以寡昧,虔奉鸿休,本殊王季之贤,早达延陵之节。
昔在圣历,已让皇嗣之尊;爰暨神龙,终辞太弟之授。
岂唯衣冠所睹,抑亦兆庶咸知。
顷属国步不夷,时艰主幼,大业有缀旒之惧,宝位深坠地之忧,议迫公卿,遂司契篆,日慎一日,以至于今。
一纪之劳,勤亦至矣;万方之俗,化渐行矣。
将成宿愿,脱屣寰区。
昔尧之禅舜,唯能是与,禹以命启,匪私其亲,神器之重,允归公授。
皇太子基有大功于天地,定阽危于社稷,温文既习,圣敬克跻。
委之监国,已移岁年,时政益明,庶工惟序。
朕之知子,庶不负时,历数在躬,宜陟元后。
可令即皇帝位,有司择日授册。
朕方比迹洪古,希风太皇,神与化游,思与道合,无为无事,岂不美欤!王公百僚,宜识朕意。
上意惶惧,驰见叩头,请所以传位之旨。
睿宗曰:“吾因汝功业得宗社。
今帝座有眚,思欲逊避,唯圣德大勋,始转祸为福。
易位于汝,吾知晚矣。”
上始居武德殿视事,三品以下除授及徒罪皆自决之。
先天二年七月三日,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崔湜、雍州长史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等与太平公主同谋,期以其月四日以羽林军作乱。
上密知之,因以中旨告岐王范、薛王业、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取闲厩马及家人三百余人,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数人,出武德殿,入虔化门。
枭常元楷、李慈于北阙。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