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115页
夏四月辛酉,地震,有声如雷,河中、关辅尤甚,坏城壁庐舍,地裂水涌。
五月庚申,废诸州府执刀。
甲辰,以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右仆射贾耽为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尚书左丞卢迈本官同平章事。
以郑州刺史李融为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
乙巳,韦皋奏,遣军出西山,破吐蕃峨和城、定廉城、通鹤军,凡平堡五十余所。
是日以蕃俘器仗来献。
丙戌,以门下侍郎、平章事董晋为礼部尚书,罢知政事。
甲寅,加韦皋检校右仆射,以司农少卿裴延龄为户部侍郎、判度支。
庚申,以给事中李衡为户部侍郎、诸道盐铁转运使。
秋七月己未,敕县令以四考为限,无替者宜至五考。
庚子,以信州刺史孙公器为邕管经略使。
故事,宰相秉笔决事,每人十日一易。
至是贾耽、赵憬、陆贽、卢迈同平章政事,百僚有所关白,更相让而不言。
始诏令旬日秉笔,后诏每日更秉笔。
剑南西山羌女国王汤立志、哥邻王董卧庭、白狗王罗陀匆、弱水王董避和、逋租王弟邓告知、南水王侄尚悉曩等六国君王,自来朝贡。
六国初附吐蕃,韦皋击西山讨吐蕃,故六蛮内附,各授官秩遣之。
八月庚戌,太尉、中书令、西平郡王李晟薨,赠太师,废朝五日。
己巳,皇太子长男广陵王淳纳妃郭氏。
九月己卯,罢九日宴,以太师晟丧也。
冬十月己酉,侍中马燧对于延英。
燧足疾,诏令不拜,行仆于地,命宦者扶持之。
止谓之曰:“前日卿与太尉晟俱来,今公独至。”
因歔欷泣下。
及燧退,上送及阶。
癸酉,环王国献犀牛,上令见于太庙。
十一月乙酉,日南至,上亲郊圆丘。
是日还宫,御丹凤楼,制曰:“朕以寡德,祗膺大宝,励精理道,十有五年。
夙夜惟寅,罔敢自逸,小大之务,莫不祗勤。
皇灵怀顾,宗社垂祐,年谷丰阜,荒服会同,远至迩安,中外咸若。
永惟多祐,实荷玄休。
是用虔奉礼章,躬荐郊庙,克展因心之敬,获申报三之诚。
庆感滋深,悚惕惟励,大福所赐,岂独在予,思与万方,均其惠泽,可大赦天下。”
辛卯,华州潼关镇国军、陇右节度使李元谅卒于良原,以其部将阿史那叙统元谅之众,戍良原。
壬寅,河南尹、东都留守裴谞卒。
甲辰制以冬荐官,宜令尚书丞、郎于都堂访以理术,试时务状,考其通否及历任考课事迹,定为三等,并举主姓名。
仍令御史一人为监试。
如授官后政事能否,委御史台、观察使以闻,而殿最举主。
十二月丙午朔,制:“今后使府判官、副使、行军已下,使罢后,如是检校试五品以上官,不合集于吏部选,任准罢使郎官、御史例,冬季闻奏。”
丙辰,宣武军乱,逐节度使刘士宁。
壬戌,以通王谌为宣武军节度使,以宣武军节度副使李万荣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汴宋等州观察留后。
朔方灵盐节度副大使、太子少师、检校左仆射、馀姚郡王杜希全卒。
十年春正月乙亥朔。
乙酉,以虔王谅为朔方灵盐丰节度大使,以朔方等道行军司马李栾为留后。
壬辰,南诏异牟寻大破吐蕃于神川,使来献捷。
己亥,昭义节度使、检校司空平章事李抱真请降官,乃授检校左仆射。
时抱真病,巫祝言宜降爵,故有是请。
二月丙午,以瀛州刺史刘澭为秦州刺史、陇右经略军使、理普润县,仍以普润军为名。
乙卯,以给事中齐抗为河南尹。
乙丑,义成军节度使、郑滑观察使李融卒。
丁卯,诏:“君臣之际,义莫重焉,每闻薨殂,良深悼恻。
应文武朝臣薨卒者,其月俸、料宜全给,仍更准本官一月俸料,以为赙赠。”
三月乙亥,黄雾四塞,日无光。
以华州刺史李复为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
沧州程怀直来朝,赐安业坊宅,妓一人,复令还镇。
庚辰,南诏异牟寻攻收吐蕃铁桥已东城垒一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民众十万口。
壬申,以同州刺史卢征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
辛丑,以延州刺史李如暹所部蕃落赐名曰安塞军,以如暹为军使。
夏四月戊辰,地震,癸丑复震。
恆州奏见巨人迹。
以云南告捷使高细龙为左武卫将军。
是月,太白昼见。
有大鸟飞集宫中,食杂骨。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