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886页
比见帝子拜诸叔,诸叔亦答拜,王爵既同,家人有礼,岂合如此颠倒昭穆?伏愿一垂训诫,永循彝则。
书奏,太宗称善。
十七年,授太子右庶子,又上疏切谏时政得失,特赐钟乳一剂,曰:“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十八年,加银青光禄大夫,兼吏部侍郎,凡所铨叙,时称允当。
太宗尝赐金背镜一面,以表其清鉴焉。
二十二年,迁中书令,兼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赐爵蓚县公。
永徽二年,授光禄大夫,行侍中,兼太子少保。
以风疾废于家,乃召其兄虢州刺史季通为宗正少卿视其疾,又屡降中使,观其进食,问其增损。
寻卒,年五十八。
帝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谥曰宪。
子正业,仕至中书舍人,坐与上官仪善,配流岭外。
张行成,定州义丰人也。
少师事河间刘炫,勤学不倦,炫谓门人曰:“张子体局方正,廊庙才也。”
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
王世充僭号,以为度支尚书。
世充平,以隋资补宋州谷熟尉。
又应制举乙科,授雍州富平县主簿,理有能名。
秩满,补殿中侍御史。
纠劾不避权戚,太宗以为能,谓房玄龄曰:“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若行成者,朕自举之,无先容也。”
太宗尝言及山东、关中人,意有同异,行成正侍宴,跪而奏曰:“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若如是,则示人以益狭。”
太宗善其言,赐名马一匹、钱十万、衣一袭。
自是每有大政,常预议焉。
累迁给事中。
太宗尝临轩谓侍臣曰:“朕所以不能恣情欲,取乐当年,而励节苦心,卑宫菲食者,正为苍生耳。
我为人主,兼行将相之事,岂不是夺公等名?昔汉高祖得萧、曹、韩、彭,天下宁宴;舜、禹、汤、武有稷、契、伊、吕,四海乂安。
此事朕并兼之。”
行成退而上书谏曰:“有隋失道,天下沸腾,陛下拨乱反正,拯生人于涂炭,何周、汉君臣之所能拟?
陛下圣德含光,规模弘远,虽文武之烈,实兼将相,何用临朝对众与其较量,以万乘至尊,共臣下争功哉?臣闻‘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又闻‘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臣备员枢近,非敢知献替之事,辄陈狂直,伏待菹醢。”
太宗深纳之。
转刑部侍郎、太子少詹事。
太宗东征,皇太子于定州监国,即行成本邑也。
太子谓行成曰:“今者送公衣锦还乡。”
于是令有司祀其先人墓。
行成因荐乡人魏唐卿、崔宝权、马龙驹、张君劼等,皆以学行著闻,太子召见,以其老不任职,皆厚赐而遣之。
太子又使行成诣行在所,太宗见之甚悦,赐马二匹、缣三百匹。
驾还京,为河南巡察大使。
还,称旨,以本官兼检校尚书左丞。
是岁,太宗幸灵州,太子当从,行成上疏曰:“伏承皇太子从幸灵州。
臣愚以为皇太子养德春宫,日月未几,华夷远迩,伫听嘉音。
如因以监国,接对百僚,决断庶务,明习政理,既为京师重镇,且示四方盛德。
与其出陪私爱,曷若俯从公道?”太宗以为忠,进位银青光禄大夫。
二十三年,迁侍中,兼刑部尚书。
太宗崩,与高季辅侍高宗即位于太极殿梓宫前。
寻封北平县公,监修国史。
时晋州地连震,有声如雷,高宗以问行成。
行成对曰:“天,阳也;地,阴也。
阳,君象;阴,臣象。
君宜转动,臣宜安静。
今晋州地动,弥旬不休。
虽天道玄邈,窥算不测;而人事较量,昭然作戒。
恐女谒用事,大臣阴谋,修德禳灾,在于陛下。
且陛下本封晋也,今地震晋州,下有征应,岂徒然耳。
伏愿深思远虑,以杜未萌。”
二年八月,拜尚书左仆射。
寻加授太子少傅。
四年,自三月不雨至于五月,复抗表请致仕。
高宗手制答曰:“密云不雨,遂淹旬月,此朕之寡德,非宰臣咎。
实甘万方之责,用陈六事之过。
策免之科,义乖罪己。
今敕断表,勿复为辞。”
赐宫女黄金器物。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