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437页
宫内正门正殿皆东向,正门曰提象,正殿曰观风。
其内别殿、亭、观九所。
上阳之西,隔谷水有西上阳宫,虹梁跨谷,行幸往来。
皆高宗龙朔后置。
禁苑,在都城之西。
东抵宫城,西临九曲,北背邙阜,南距飞仙。
苑城东面十七里,南面三十九里,西面五十里,北面二十里。
苑内离宫、亭、观一十四所。
河南府 隋河南郡。
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置洛州总管府,领洛、郑、熊、谷、嵩、管、伊、汝、鲁九州。
洛州领河南、洛阳、偃师、巩、阳城、缑氏、嵩阳、陆浑、伊阙等九县。
其年十一月,罢总管府,置陕东道大行台。
九年,罢行台,置洛州都督府,领洛、怀、郑、汝等四州,权于府置尚书省。
贞观元年,割谷州之新安来属。
七年,又割谷州之寿安来属。
八年,移治所于河南县之宣范坊。
十八年,废都督府,省缑氏、嵩阳二县。
显庆二年,置东都,官员准雍州。
是年,废谷州,以福昌、长水、永宁、渑池等四县,怀州之河阳、济源、温、王屋,郑州之汜水来属。
龙朔二年,又以许州之阳翟,郑州之密县,绛州之垣县来属。
乾封元年,以垣县隶绛州。
咸亨四年,又置柏崖、大基二县。
其年,省柏崖县。
上元元年,复置缑氏县。
永淳元年,复置嵩阳县。
光宅元年,改东都为神都。
垂拱四年,置永昌县。
载初元年,置武临县。
天授元年,置武泰县,寻废。
仍改郑州之荥阳、武泰来属。
三年,置来廷县。
神龙元年,改神都复为东都;废永昌、来廷三县;改武泰、荥阳还郑州。
先天元年,置伊阙县。
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府。
二十二年,置河阴县。
天宝元年,改东都为东京也。
天宝,领县二十六,户十九万四千七百四十六,口一百一十八万三千九十三。
在西京之东八百五十里。
河南 隋旧。
武德四年,权治司隶台。
贞观元年,移治所于大理寺。
贞观二年,徙理金墉城。
六年,移治都内之毓德坊。
垂拱四年,分河南、洛阳置永昌县,治于都内之道德坊。
永昌元年,改河南为合宫县。
神龙元年,复为河南县,废永昌县。
三年,复为合宫县。
景龙元年,复为河南县
洛阳 隋旧。
武德四年,权治大理寺。
贞观元年,徙治金墉城。
六年,移治都内之毓德坊。
垂拱四年,分置永昌县。
天授三年,又分置来廷县,治于都内之从善坊。
龙朔元年,废来廷县。
神龙二年十一月,改洛阳为永昌县。
唐隆元年七月,复为洛阳偃师 隋县
巩 隋县
缑氏 隋县。
贞观十八年省。
上元二年七月复置,管孝敬陵,旧县治西北涧南。
上元中,复置治所于通谷北,今治是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