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264页

所以象岁时而致用,顺寒暑以通微,璇玑之度无愆,玉历之期永契。

八柱之外,修短总有三等。

按《周易》,天、地、人为三才,故置柱长短三等。

所以拟三才以定位,高下相形;体万物以资生,长短兼运。

八柱之外,都合一百二十柱。

按《礼记》,天子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合为一百二十,是以置一百二十柱。

分职设官,翊化资于多士;开物成务,构春厦藉于群材。

其上槛周回二百四柱。

按《周易》,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又《汉书》,九会之数有六十,故置二百四柱。

所以采坤策之玄妙,法甲乙之精微,环回契辰象之规,结构准阴阳之数。

又基以象地,故叶策于坤元;柱各依方,复规模于甲子。

重楣,二百一十六条。

按《周易》,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故置二百一十六条。

所以规模《易》象,拟法乾元,应大衍之深玄,叶神策之至数。

大小节级拱,总六千三百四十五。

按《汉书》,会月之数,六千三百四十五,故置六千三百四十五枚。

所以远采三统之文,傍符会月之数,契金仪而调节,偶璇历以和时。

重干,四百八十九枚。

按《汉书》,章月二百三十五,闰月周回二百五十四,总成四百八十九,故置四百八十九枚。

所以法履端之奥义,象举正之芳猷,规模历象,发明章、闰。

下璟,七十二枚。

按《易纬》,有七十二候,故置七十二枚。

所以式模芳节,取规贞候,契至和于昌历,偶神数于休期。

上璟,八十四枚。

按《汉书》,九会之数有七十八。

又按《庄子》: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司马彪注:天地四方为六合。

总成八十四,故置八十四枚。

所以模范二仪,包罗六合,准会阴阳之数,周通气候之源。

枅,六十枚。

按《汉书》,推太岁之法有六十,故置六十枚。

所以兼该历数,包括阴阳,采甲乙之深微,穷辰子之玄奥。

连栱,三百六十枚。

按《周易》,当期之日,三百有六十,故置三百六十枚。

所以叶周天之度,准当期之日,顺平分而成岁,应晷运以循环。

小梁,六十枚。

按《汉书》,有六十甲子,故置六十枚。

构此虹梁,遐规凤历,傍竦四宇之制,遥符六甲之源。

牵,二百二十八枚。

按《汉书》,章中二百二十八,故置二百二十八枚。

所以应长历之规,象中月之度,广综阴阳之数,傍通寒暑之和。

方衡,一十五重。

按《尚书》,五行生数一十有五,故置十五重。

结栋分间,法五行而演秘;疏楹叠构,叶生数以成规。

南北大梁,二根。

按《周易》太极生两仪,故置二大梁。

轨范乾坤,模拟天地,象玄黄之合德,表覆载以生成。

阳马,三十六道。

按《易纬》,有三十六节,故置三十六道。

所以显兹嘉节,契此贞辰,分六气以燮阴阳,环四象而调风雨。

椽,二千九百九十根。

按《汉书》,月法二千三百九十二,通法五百九十八,共成二千九百九十。

所以偶推步之规,合通法之数。

是知疏椽构宇,则大壮之架斯隆,积月成年,则会历之规无爽。

大梠,两重,重别三十六条,总七十二。

按《淮南子》,太平之时,五日一风,一年有七十二风,故置七十二条。

所以通规瑞历,叶数祥风,遥符淳俗之年,远则休征之契。

飞檐椽,七百二十九枚。

按《汉书》,从子至午,其数七百二十九,故置七百二十九枚。

所以采辰象之宏模,法周天之至数。

且午为阴本,子实阳源,子午分时,则生成之道自著;阴阳合德,则覆载之义兹隆。

堂檐,径二百八十八尺。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