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283页

十二载七月,诏天下举人不得充乡贡,皆补学生。

四门俊士停。

宝应二年六月,敕令州县每岁察秀才孝廉,取乡闾有孝悌廉耻之行荐焉。

委有司以礼待之,试其所通之学,《五经》之内,精通一经,兼能对策,达于理体者,并量行业授官。

其明经、进士并停。

国子学道举,亦宜准此。

因杨绾之请也。

诏下朝臣集议,中书舍人贾至议,请依绾奏。

有司奏曰:“窃以今年举人等,或旧业既成,理难速改,或远州所送,身已在途,事须收奖。

其今秋举人中有情愿旧业举试者,亦听明年已后,一依新敕。”

后绾议竟不行。

自至德后,兵革未息,国学生不能廪食,生徒尽散,堂墉颓坏,常借兵健居止。

至永泰二年正月,国子祭酒萧昕上言:“崇儒尚学,以正风教,乃王化之本也。”

其月二十九日,敕曰:理道同归,师氏为上,化人成俗,必务于学。

俊造之士,皆从此途,国之贵游,罔不受业。

修文行忠信之教,崇祗庸孝友之德,尽其师道,乃谓成人。

兼复扬于王廷,考以政事,征之以礼,任之以官。

置于周行,莫匪邦彦,乐得贤也,其在兹乎!

朕志求理体,尤重儒术,先王大教,敢不底行。

顷以戎狄多难,急于经略,太学空设,诸生盖寡。

弦诵之地,寂寥无声,函丈之间,殆将不扫。

上庠及此,甚用悯焉。

今宇县攸宁,文武兼备,方投戈而讲艺,俾释菜而行礼。

四科咸进,六艺复兴,神人以和,风化浸美。

日用此道,将无间然。

其诸道节度、观察、都防御使等,朕之腹心,久镇方面。

眷其子弟,各奉义方,修德立身,事资括羽。

恐干戈之后,学校尚微,僻居远方,无所谘禀。

山东寡学,质疑必就于马融;关西盛名,尊儒乃称于杨震。

负经来学,当集京师。

并宰相、朝官及神策六军军将子弟欲习业者,自今已后,并令补国子生。

欲其业重籝金,器成琢玉,日新厥德,代不乏贤。

其中身虽有官,欲附学读书者,亦听。

其学官,委中书、门下即简择行业堪为师范者充。

学生员数多少,所习经业,考试等第,并所供粮料,及学馆破坏,要量事修理,各委本司作条件闻奏。

务须详悉,称朕意焉。

及二月朔上丁释奠,萧昕又奏:诸宰相元载、杜鸿渐、李抱玉及常参官、六军军将就国子学听讲论,赐钱五百贯。

令京兆尹黎干造食。

集诸儒、道、僧,质问竟日。

此礼久废,一朝能举。

八月,国子学成祠堂、论堂、六馆及官吏所居宇,用钱四万贯,拆曲江亭子瓦木助之。

四日,释奠,宰相、常参官、军将尽会于讲堂,京兆府置食,讲论。

军容使鱼朝恩说《易》,又于论堂画《周易》镜图。

自至德二载收两京,唯元正含元殿受朝贺,设宫悬之乐,虽郊庙大祭,只有登歌乐,亦无文、武二舞。

其时军容使鱼朝恩知监事,庙庭乃具宫悬之乐于讲堂前,又有教坊乐府杂会,竟日而罢。

二十五日,诏曰:“古者设官分土,所以崇德报功。

总内署之纲,事密于清禁;弘上庠之教,德润于鸿业。

赋开千乘,礼序九宾。

必资兼济之能,用协至公之选。

开府仪同三司、兼右监门卫大将军、仍知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知内侍省事、内飞龙闲厩使,内弓箭库使、知神策军兵马使、上柱国、冯翊郡开国公鱼朝恩,温良恭俭,宽柔简廉,长才博达,敏识高妙。

学究儒玄之秘,谋穷遁甲之精。

百行资身,一心奉上。

自王室多故,云雷经始,五原之北,以先启行;三河之表,爰整其旅。

成师必胜,每合于韬钤;料敌无遗,可征于蓍蔡。

关洛既定,幽燕复开,海外有截,厥功惟茂。

历事三圣,始终竭力。

顷东都扈跸,释位勤王,时当缀旒,节见披棘,下江助我,甲令先书,社稷之卫,邦家是赖。

及边陲罢警,戎务解严,方奖励于《易》象。

才兼文武,所谓勋贤,亦既任能,斯焉命赏,宜膺朝典,式副公议。

可行内侍监,判国子监事,充鸿胪礼宾等使,封郑国公,食邑三千户。”

二十四日,于国子监上。

诏宰相及中书门下官、诸司常参官、六军军将送上。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