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450页

元和十年正月,以户口凋残,并全节入历城县章丘 汉阳丘县。

隋为章丘。

武德二年,于平陵县置谭州,领平陵、亭山、章丘、营城四县。

八年,废营城入平陵,又以废邹州之临济来属。

贞观元年,废谭州为平陵县,属齐州,章丘亦来属

亭山 隋县。

元和十五年,以户口凋残,并入章丘县,因废亭山临邑 汉县。

武德元年,属谭州。

州废来属长清 隋置,属济州。

贞观十七年,属齐州。

旧志有丰齐县,古山茌邑也。

天宝元年改为丰齐。

元和十五年,以户口凋残,并入长清县禹城 汉祝阿县。

天宝元年,以为禹城,以县西有禹息故城临济 汉之菅县。

隋为朝阳县,寻改为临济县。

武德元年,于县置邹州,领临济、蒲台、高苑、长山、邹平五县。

八年,废邹州,县属谭州。

州废,属齐州。

青州上 隋北海郡。

武德四年,置青州总管府,管青、潍、登、牟、莒、密、莱、乘八州。

青州领益都、临朐、临淄、般阳、乐安、时水、安平等七县。

八年,省乘、潍、牟、登四州,以废潍州之北海,废乘州之千乘、寿光、博昌来属,省般阳、乐安、时水、安平四县。

贞观元年,罢都督府。

天宝元年,改青州为北海郡。

乾元元年,复为青州。

旧领县七,户一万六百五十八,口五万六千三百一十七。

天宝,户七万三千一百四十八,口四十万二千七百四。

在京师东北二千二百五十里,至东都一千五百七里。

益都 汉县。

在今寿光县南十里故益都城是也。

北齐移入青州城北门外为治所。

临淄 汉县,治古齐国城。

久废,隋复置。

博昌 汉县,治故郡城。

乐安,隋县。

武德二年,属乘州。

州废,属青州。

总章二年,移治于今所

寿光 汉县。

隋移治所于博昌县。

初属乘州,州废来属。

千乘 汉千乘国,后汉改为乐安郡。

宋、齐废,隋置千乘县。

武德二年,于县置乘州,领千乘、博昌、寿光、新河五县。

六年,废新河县。

八年,乘州废,千乘等县隶青州。

临朐 汉县。

隋为逢山县,寻复为临朐,属北海郡。

北海 汉平寿县。

隋置北海郡。

开皇三年罢郡,置下密县于废郡城。

大业二年,改为北海县。

武德二年,于县置潍州,领北海、连水、平寿、华池、城都、下密、东阳、寒水、訾亭、潍水、汶阳、胶东、营丘、华宛、昌安、都昌、城平等十七县。

六年,唯留北海、营丘、下密三县,余十四县并废。

八年,废潍州,仍省营丘、下密二县,以北海属青州。

淄州上 隋齐郡之淄川县。

武德四年,置淄州,领淄川、长白、莱芜三县。

六年,废长白、莱芜二县。

八年,又以废邹州之长山、高苑、蒲台三县来属。

天宝元年,复为淄川郡。

乾元元年,复为淄州。

景龙元年,分高苑置济阳县,又并高苑。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