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152页
硃洄自以年老,令军人立其子无融为留后。
初,刘总归朝,籍其军中素难制者送归阙庭,克融在籍中。
宰相崔植、杜元颖素不知兵,心无远虑,谓两河无虞,不复祸乱矣,遂奏刘总所籍大将并勒还幽州,故克融为乱,复失河北矣。
庚申,以昭义军节度使刘悟检校司空,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幽州卢龙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以国子祭酒韩愈为兵部侍郎。
辛酉,太和长色主发赴回纥,上以半仗御通化门临送,群臣班于章敬寺前。
八月甲子朔。
己巳,镇州监军宋惟澄奏:七月二十八日夜军乱,节度使田弘正并家属将佐三百余口并遇害。
军人推衙将王廷凑为留后。
辛未,以左金吾将军杨元卿为泾州刺史,充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
敕公卿大臣至中书议幽、镇讨伐之谋。
癸酉,王廷凑遣盗杀冀州刺史王进岌,据其郡。
乙亥,以前泾原节度使田布起复检校工部尚书,兼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充魏博节度使。
己卯,以深州刺史、本州团练使牛元翼充深冀节度使。
辛巳夜,太白近轩辕左角。
冀州刺史吴暐潜为幽州兵所逐。
瀛州兵乱,囚观察使卢士玫。
瀛州寻为幽州兵所据。
乙丑,以河东节度裴度充幽、镇两道招抚使。
庚寅,以建州刺史李景俭为谏议大夫。
壬辰夜,太白近太微西垣。
癸巳,镇州出兵围深州。
九月甲午朔。
丁酉,废兴州鸣水县。
戊戌夜,太白近太微右执法。
壬寅,大雨震霆。
乙巳,相州兵乱,杀刺史邢楚。
丙午,令内常侍段文政监领郑滑、河东、许三道兵,救援深州。
吐蕃请盟,许之。
辛亥夜,月近天关。
壬子,幽州贼掠易州涞水、遂城、满城。
癸丑,以前魏博节度使李醖为太子少保。
癸酉,魏博节度使田布奏,出师五千赴贝州行营。
冬十月甲子朔。
丙寅,太中大夫、守刑部尚书、骑都尉王播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充盐铁转运使。
以河东节度使裴度充镇州四面行营都招讨使。
以左领军卫大将军杜叔良充深、冀诸道行营节度使。
戊辰,以深、冀节度使牛元翼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等州节度使。
辛未,以中书舍人、知贡举王起为礼部侍郎,兵部郎中杨嗣复为库部郎中、知制诰。
壬申,以东都留守郑絪为吏部尚书。
以吏部尚书李绛检校右仆射,判东都尚书省事、东都留守、都畿防御使。
以工部尚书丁公著检校左散骑常侍,兼越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浙东观察使。
乙亥,沂州刺史王智兴为武宁军节度副使。
丁丑,裴度奏,自将兵取故关路进讨。
硃克融兵寇蔚州。
戊寅,王廷凑兵寇贝州。
易州刺史柳公济奏于白石岭破燕军三千。
沧州乌重胤奏,于饶阳破贼。
工部尚书韦贯之卒。
壬午,以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白居易为中书舍人。
河东节度使裴度三上章,论翰林学士元稹与中官知枢密魏弘简交通,倾乱朝政。
以稹为工部侍郎,罢学士。
弘简为弓箭库使。
甲申,以京兆尹、御史大夫柳公绰为吏部侍郎。
丙戌,以深冀行营节度使杜叔良为沧州刺史、横海军节度使,以代乌重胤;授重胤检校司徒、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
时上急于诛贼,杜叔良出征日面辞,奏云:“臣必旦夕破贼。”
重胤善将知兵,以贼势未可卒平,用兵稍缓,故有是拜。
丁亥,前浙东观察使薛戎卒。
戊子,魏博田布奏,自率全师进讨。
太子少保李醖卒。
己丑,以户部侍郎、判度支崔为工部尚书、判度支。
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崔从为尚书左丞;以秘书监许季同为华州刺史,充潼关防御、镇国军使。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