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00页

宏泣曰:“死生共之,下官不忍。”

乃束义真于背,单马而归。

义真谓宏曰:“丈夫不经此,何以知艰难。”

初,武帝未得义真审问,怒甚,克日北伐。

谢晦谏不从,及得宏s,知义真免乃止。

义真寻为司州刺史,加都督。

以段宏为义真谘议参军。

宏鲜卑人,为慕容超尚书左仆射,武帝伐广固归降。

义真改扬州刺史,镇石头。

永初元年,封庐陵王。

武帝始践阼,义真色不悦,侍读博士蔡茂之问其故。

对曰:“安不忘危,何可恃也。”

明年迁司徒。

武帝不豫,以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加都督,镇历阳。

未之任而武帝崩。

义真聪敏,爱文义,而轻动无德业,与陈郡谢灵运、琅邪t延之、慧琳道人并周旋异常,云“得志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道人为西豫州刺史”。

徐羡之等嫌义真与灵运、延之昵狎过甚,使故吏范晏戒之。

义真曰:“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云鲜能以名节自立者。

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故与游耳。”

将之镇,列部伍于东府前。

既有国哀,义真与灵运、延之、慧琳等坐视部伍,因宴舫里,使左右剔母舫函道施己船而取其胜者,及至历阳,多所求索,羡之等每不尽与。

深怨执政,表求还都。

初,少帝之居东宫,多狎群小,谢晦尝言于武帝曰:“陛下春秋既高,宜思存万代。

神器至重,不可使负荷非才。”

帝曰:“庐陵何如”晦曰:“臣请观焉。”

晦造义真,义真盛欲与谈,晦不甚答,还曰:“德轻于才,非人主也。”

由是出居于外。

及羡之等专政,义真愈不悦。

时少帝失德,羡之等谋废立,次第应在义真。

以义真轻訬,不任主社稷,因其与少帝不协,奏废为庶人,徙新安郡。

前吉阳令张约之上疏谏,徙为梁州府参军,寻杀之。

景平二年,羡之等遣使杀义真于徙所,时年十八。

元嘉元年八月,诏追复先封,迎灵柩,并孙修华、谢妃一时俱还。

三年正月,诛徐羡之、傅亮等。

是日,诏追崇侍中、大将军,王如故。

赠张约之以郡。

义真无子,文帝以第五子绍字休胤嗣,袭庐陵王。

绍少宽雅,位扬州刺史。

薨。

无子,以南平王铄子敬先嗣。

彭城王义康,永初元年,封彭城王。

历南豫、南徐二州刺史,并加都督。

文帝即位,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元嘉三年,改授都督、荆州刺史,给班剑三十人。

义康少而聪察,及居方任,职事修理。

六年,司徒王弘表义康宜还入辅。

征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都督、南徐州刺史。

二府置佐领兵,与王弘共辅朝政。

弘既多疾,且每事推谦,自是内外f务一断之义康。

太子詹事刘湛有经国才用,义康昔在豫州,湛为长史,既素情款,至是待遇特隆,动皆谘访,故前后在藩多善政。

九年,王弘薨,又领扬州刺史。

十二年,又领太子太傅。

义康性好吏职,锐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

既专朝权,事决自己,生杀大事,皆以录命断之。

凡所陈奏,入无不可,方伯以下,并委义康授用,由是朝野辐凑,权倾天下。

义康亦自强不息,无有懈倦。

府门每旦常有数百乘车,虽重定卑人微,皆被接引。

又聪识过人,一闻必记,尝所暂遇,终身不忘。

稠人广坐,每标题所忆,以示聪明,人物益以此推服之。

爱惜官爵,未尝以阶级私人。

凡朝士有才用者,皆引入己府,自下乐为竭力,不敢欺负。

文帝有虚劳疾,每意有所想,便觉心中痛裂,属纩者相系。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