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608页

交州刺史阮弥之遣队主相道生帅兵赴讨,攻区栗城不克,乃引还。

十二年、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每遣使贡献,献亦陋薄,而寇盗不已。

文帝忿其违傲,二十三年,使交州刺史檀和之、振武将军宗悫伐之。

和之遣司马萧景宪为前锋,阳迈闻之惧,欲输金一万斤、银十万斤、铜三十万斤,还所略日南户。

其大臣:僧达谏止之。

乃遣大帅范扶龙戍其北界区栗城。

景宪攻城克之,乘胜即克林邑,阳迈父子并挺身逃奔。

获其珍异,皆是未名之宝。

又销其金人,得黄金数十万斤。

和之,高平金乡人,檀凭之子也。

以功封云杜县子。

孝建三年,为南兖州刺史,坐酣饮黩货,迎狱中女子入内,免官禁锢。

后病死,见胡神为祟。

追赠左将军,諡曰襄子。

孝武孝建二年,林邑又遣长史范龙跋奉使贡献,除龙跋扬武将军。

大明二年,林邑王范神成又遣长史范流奉表献金银器、香、布诸物。

明帝泰豫元年,又遣使献方物。

齐永明中,范文赞累遣使贡献。

梁天监九年,文赞子天凯奉献白猴,诏加持节、督缘海诸军事、威南将军、林邑王。

死,子弼毳跋摩立,奉表贡献。

普通七年,王高戍胜铠遣使献方物,诏以为持节、督缘海诸军事、绥南将军、林邑王。

大通元年,又遣使贡献。

大通二年,行林邑王高戍律陀罗跋摩遣使贡献,诏以为持节、督缘海诸军事、绥南将军、林邑王。

六年,又遣使献方物。

广州诸山并狸獠,种类繁炽,前后屡为侵暴,历世患之。

宋孝武大明中,合浦大帅陈檀归顺,拜龙骧将军。

檀乞官军征讨未附,乃以檀为高兴太守,遣前朱提太守费沈、龙骧将军武期南伐,并通朱崖道,并无功,辄杀檀而反,沈下狱死。

扶南国,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湾中,去日南可七千里。

在林邑西南三千馀里。

城去海五百里,有大江广十里,从西流东入海。

其国广轮三千馀里,土地洿下而平博,气候风俗大较与林邑同。

出金、银、铜、锡、沈木香、象、犀、孔翠、五色鹦鹉。

其南界三千馀里有顿逊国,在海崎上,地方千里。

城去海十里。

有五王,并羁属扶南。

顿逊之东界通交州诸贾人。

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诸国,往还交易。

其市东西交会,日有万馀人。

珍物宝货无不有,又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

顿逊之外大海洲中,又有毗骞国,去扶南八千里。

传其王身长丈二,颈长三尺,自古不死,莫知其年。

王神圣,国中人善恶及将来事,王皆知之,是以无敢欺者。

南方号曰长颈王。

国俗,有室屋衣服,噉粳米。

其人言语小异扶南。

有山出金,金露生石上,无央限也。

国法,刑人并于王前噉其肉。

国内不受估客,有往者亦杀而噉之,是以商旅不敢至。

王常楼居,不血食,不事鬼神。

其子孙生死如常人,唯王不死。

扶南王数使与书相报答。

常遗扶南王纯金五十人食器,形如圆盘,又如瓦x,名为多罗,受五升,又如碗者受一升。

王亦能作天竺书,书可三千言,说其宿命所由,与佛经相似,并论善事。

又传扶南东界即大涨海,海中有大洲,洲上有诸薄国,国东有马五洲。

复东行涨海千馀里,至自然大洲,其上有树生火中,洲左近人剥取其皮,纺绩作布,以为手巾,与蕉麻无异而色微青黑。

若小垢洿,则投火中,复更精洁。

或作灯炷,用之不知尽。

扶南国俗本裸,文身被发,不制衣裳,以女人为王,号曰柳叶。

年少壮健,有似男子。

其南有激国,有事鬼神者字混填。

梦神赐之弓,乘贾人舶入海。

混填晨起即诣庙,于神树下得弓,便依梦乘舶入海,遂至扶南外邑。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