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529页
自此方内晏安,甿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
守宰之职以六期为断,虽没世不徙,未及曩时,而人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
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暨元嘉二十七年,举境外捍,于是倾资扫蓄,犹有未供,深赋厚敛,天下骚动。
自兹迄于孝建,兵连不息。
以区区江东,蕞尔迫隘,荐之以师旅,因之以凶荒,向时之盛,自此衰矣。
晋世诸帝多处内房,朝宴所临,东西二堂而已。
孝武末年,清暑方构,及永初受命,无所改作,所居唯称西殿,不制嘉名,文帝因之,亦有合殿之称。
及孝武承统,制度滋长,犬马馀菽粟,土木衣绨绣。
追陋前规,更造正光、玉烛、紫极诸殿。
雕栾绮节,珠窗网户,嬖女幸臣,赐倾府藏,竭四海不供其欲,殚人命未快其心。
明皇继祚,弥笃浮侈,恩不恤下,以至横流。
莅人之官,迁变岁属,突不得黔,席未暇暖,蒲、密之化,事未易阶。
岂徒吏不及古,人乖于昔,盖由为上所扰,致化莫从。
齐高帝承斯奢纵,辅立幼主,思振人瘼,风移百城。
为政未期,擢山阴令傅琰为益州刺史,乃损华反朴,恭己南面,导人以躬,意存勿扰。
以山阴大邑,狱讼繁滋,建元三年,别置狱丞,与建康为比。
永明继运,垂心政术,杖威善断,犹多漏网,长吏犯法,封刃行诛。
郡县居职,以三周为小满。
水旱之灾,辄加振恤。
十许年中,百姓无犬吠之惊,都邑之盛,士女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
桃花渌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
明帝自在布衣,达于吏事,及居宸扆,专务刀笔。
未尝枉法申恩,守宰由斯而震。
属以魏军入伐,疆埸大扰,兵车连岁,不遑s居,军国糜耗,从此衰矣。
继以昏乱,政由群孽,赋调云起,傜役无度。
守宰多倚附权门,互长贪虐,裒刻聚敛,侵扰黎甿。
天下摇动,无所措其手足。
梁武在田,知人疾苦,及定乱之始,仍下宽书。
东昏时杂调咸悉除省,于是四海之内始得息肩。
及践皇极,躬览庶事,日昃听政,求瘼恤隐。
乃命輶轩以省方俗,置肺石以达穷人。
劳己所先,事唯急病。
元年,始去人赀,计丁为布。
在身服浣濯之衣,御府无文锦之饰。
太官常膳,唯以菜蔬,圆案所陈,不过三盏,盖以俭先海内也。
故每选长吏,务简廉平,皆召见于前,亲勖政道。
始擢尚书殿中郎到溉为建安内史,左户侍郎刘鬷为晋安太守。
溉等居官,并以廉洁着。
又着令:小县有能,迁为大县令,大县有能,迁为二千石。
于是山阴令丘仲孚有异绩,以为长沙内史,武康令何远清公,以为宣城太守。
剖符为吏者,往往承风焉。
斯亦近代奖劝之方也。
案前史各立循吏传,序其德美,今并掇采其事,以备此篇云。
吉翰字休文,冯翊池阳人也。
初为龙骧将军刘道怜参军,随府转征虏左军参军,随道怜北征广固,赐爵建城县五等侯。
参宋武帝中军军事、临淮太守。
复为道怜骠骑中兵参军,从事中郎。
为将佐十馀年,清谨勤正,甚为武帝所知赏。
元嘉中,历位梁、南秦二州刺史,徙益州刺史,加督。
在任着美绩,甚得方伯之体,论者称之。
累迁徐州刺史、监徐兖二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时有死罪囚,典签意欲活之,因翰八关斋呈事,翰省讫,语令且去,明可更呈。
明旦,典签不敢复入,呼之乃来。
取昨所呈事视讫,谓曰:“卿意当欲宥此囚死命。
昨于斋坐见其事,亦有心活之。
但此囚罪重,不可全贷,既欲加恩,卿便当代任其罪。”
因命左右收典签付狱杀之,原此囚生命。
其刑政类如此。
自下畏服,莫敢犯禁。
卒于官。
杜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也。
高祖预,晋征南将军。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