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206页
文集行于世。
子仲举。
仲举字德言,无他艺业,而立身耿正。
仕梁为长城令,政号廉平。
陈文帝居乡里,尝诣仲举,时天阴雨,仲举独坐斋内,闻城外有萧鼓声,俄而文帝至,仲举异之,乃深自结。
帝又尝因饮夜宿仲举帐中,忽有神光五采照于室内,由是祗事益恭。
及侯景平,文帝为吴兴太守,以仲举为郡丞,与潁川庾持俱为文帝宾客。
文帝嗣位,授侍中,参掌选事。
天嘉元年,守都官尚书,封宝安县侯。
三年,迁尚书左仆射、丹阳尹,参掌如故。
改封建昌县侯。
仲举既无学术,朝章非其所长,选举引用,皆出自袁枢。
性疏简,不干时务,与朝士无所亲狎,但聚财酣饮而已。
文帝积年寝疾,不亲万机,尚书中书事,皆使仲举断决。
天康元年,迁侍中、尚书仆射。
文帝疾甚,入侍医药。
及帝崩,宣帝受遗诏为尚书令入辅,仲举与左丞王暹、中书舍人刘师知、殷不佞,以朝望有归,乃遣不佞宣旨遣宣帝还东府,事发,师知下狱赐死,暹、不佞并付推,乃以仲举为贞毅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初,仲举子郁尚文帝妹信义长公主,官至中书侍郎,出为宣城太守,文帝配以士马。
是年,迁南康内史,以国哀未之任。
仲举既废居私宅,与郁皆不自安。
时韩子高在都,人马素盛,郁每乘小舆蒙妇人衣与子高谋。
子高军主告其事,宣帝收子高、仲举及郁,并于狱赐死。
郁诸男女以帝甥获免。
垣护之字彦宗,略阳桓道人也。
族姓豪强,石季龙时,自略阳徙邺。
祖敞仕苻氏,为长乐国郎中令。
伯父遵、父苗仕慕容超,并见委任。
遵为尚书,苗为京兆太守。
宋武帝围广固,遵、苗踰城归降,并以为太尉行参军。
元嘉中,遵为员外散骑常侍,苗屯骑校尉,仍家下邳。
护之少倜傥,不拘小节,形状短陋而气干强果。
元嘉初为殿中将军,随到彦之北侵魏。
彦之将回师,护之书谏,彦之不纳,散败而归。
文帝闻而善之。
累迁锺离太守,随王玄谟入河。
玄谟攻滑台,护之百舸为前锋,进据石济。
及魏救将至,驰书劝玄谟急攻之,不见从。
玄谟败退,不暇报护之,而魏军悉牵玄谟水军大艚,连以铁锁三重,断河以绝护之还路。
※※※
第41节
河水迅急,护之中流而下,每至铁锁,以长柯斧断之,魏人不能禁。
唯失一舸,余舸并全。
留戍麋沟城。
还为江夏王义恭骠骑户曹参军,戍淮阴,领济北太守。
三十年,文帝崩,还屯历下。
孝武入讨,率所领驰赴,帝以为冀州刺史。
及南郡王义宣反,兖州刺史徐遗宝,护之妻弟也,与护之书,劝使同逆。
护之驰使以闻,率军随沈庆之等击鲁爽。
义宣率大f至梁山,与王玄谟相持,柳元景率护之及护之弟询之、柳叔仁、郑琨等出镇新亭,玄谟求救,上遣元景等进据南州。
护之水军先发,大破贼将庞法起,元景乃以精兵配护之追讨,会朱修之已平江陵,至寻阳而还。
迁徐州刺史,封益阳县侯。
后拜青、冀二州刺史,镇历城。
大明三年,征为右卫将军还,于道闻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护之即率部曲受车骑大将军沈庆之节度。
事平,转临淮太守,徙豫州刺史。
护之所莅,多聚敛贿货,七年,坐下狱免官。
明年,起为太中大夫,未拜,以愤卒。
諡壮侯。
崇祖字敬远,一字僧宝,护之弟子也。
父询之,骁敢有气力。
元凶弑逆,副辅国将军张柬。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