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436页
萧颖胄引蔼及宗夬、刘坦任以经略。
天监初,累迁御史中丞。
初,蔼发江陵,无故于船得八车辐,如中丞健步避道者,至是果迁焉。
性公强,居宪台甚称职。
时长沙宣武王将葬,而车府忽于库失油络,欲推主者。
蔼曰:“昔晋武库火,张华以为积油万石必然,今库若灰,非吏罪也。”
既而检之,果有积灰,时称其博物弘恕。
二年,出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
前刺史徐元瑜罢归,遇始兴人士反,逐内史崔睦舒,因掠元瑜财。
元瑜走归广州,借兵于蔼,托欲讨贼,而实谋袭蔼。
蔼觉诛之。
寻卒于官。
蔼姊适征士同郡刘虬,亦明识有礼训。
蔼为州,迎姊居官舍,三分禄秩以供焉,西土称之。
子法才。
法才字元备,幼与弟法藏俱有美名。
沈约见之曰:“法才实才子。”
为建康令,不受奉秩,比去将至百金,县曹s输台库。
武帝嘉其清节,曰“居职若斯,可以为百城表矣”。
迁太舟卿,寻除南康内史。
耻以让奉受名,辞不拜。
历位少府卿,江夏太守,因被代,表求便道还乡。
至家,割宅为寺,栖心物表。
寻卒。
法藏位征西录事参军,早亡。
子子云,美容貌,善举止。
位江陵令,元帝承制,除光禄卿。
魏克江陵,f奔散,呼子云。
子云曰:“终为虏矣,不如守以死节。”
遂仆地,卒于马蹄之下。
论曰:张弘策惇厚慎密,首预帝图,其位遇之隆,岂徒外戚云尔。
至如太清板荡,亲属离贰,缵不能协和蕃岳,克济温、陶之功;而------------
第84节
苟怀私怨,以成衅隙之首。
风格若此,而为梁之乱阶,惜乎庾域、郑绍叔、吕僧珍等,或忠诚亮荩,或恪勤匪懈,缔构王业,皆有力焉。
僧珍之肃恭禁省,绍叔之勤诚靡贰,盖有人臣之节矣。
蔼虽异帷幄之勋,亦赞云雷之业,其当官任事,宠秩不亦宜乎。
南史南史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沈约范云
秦末有沈逞,征丞相不就。
汉初,逞曾孙保封竹邑侯。
保子遵自本国迁居九江之寿春,官至齐王太傅,封敷德侯。
遵生骠骑将军达,达生尚书令干,干生南阳太守弘,弘生河内太守勖,勖生御史中丞奋,奋生将作大匠恪,恪生尚书关内侯谦,谦生济阳太守靖,靖生戎。
戎字威卿,仕为州从事,说降剧贼尹良,汉光武嘉其功,封为海昏县侯,辞不受,因避地徙居会稽乌程县之馀不乡,遂家焉。
顺帝永建元年,分会稽为吴郡,复为吴郡人。
灵帝初平五年,分乌程、余杭为永安县,吴孙皓宝鼎二年,分吴郡为吴兴郡。
晋太康三年,改永安为武康县,复为吴兴武康人焉。
虽邦邑屡改,而筑室不迁。
戎子酆字圣通,位零陵太守,致黄龙芝草之瑞。
第二子仲高,安平相,少子景河间相,演之、庆之、昙庆、怀文其后也。
仲高子鸾字建光,少有高名,州举茂才,公府辟州别驾从事史。
时广陵太守陆稠,鸾之舅也,以义烈政绩显名汉朝,复以女妻鸾,早卒。
又直字伯平,州举茂才,亦有清名,卒。
子瑜、仪俱少有至行。
瑜十岁、仪九岁而父亡,居丧毁瘁,过于成人。
外祖会稽盛孝章,汉末名士也,深加忧伤,每抚慰之,曰:“汝并黄中英爽,终成奇器,何遽逾制自取殄灭邪。”
三年礼毕,殆至灭性,故兄弟并以孝着。
瑜早卒。
仪字仲则,笃学有雅才,以儒素自业。
时海内大乱,兵革并起,经术废弛,士少全行。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