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4页

循从之。

是月,寇南康、庐陵、豫章诸郡,郡守皆奔走。

时帝将镇下邳,进兵河、洛,及征使至,即日班师。

镇南将军何无忌与道覆战,败死于豫章,内外震骇,朝议欲奉乘舆北走。

帝次山阳,闻败,卷甲与数十人造江上征问,知贼尚未至。

四月癸未,帝至都。

刘毅自表南征,帝以贼新捷锋锐,须严军偕进,使刘藩止之,毅不从。

五月壬午,卢循败毅于桑落洲。

及审帝凯入,相视失色,欲还寻阳,平江陵,据二州以抗朝廷。

道覆请乘胜遂下,争之旬日,乃从。

于时北师始还,伤痍未复,战士才数千,贼f十余万,舳舻亘千里。

孟昶、诸葛长人惧,欲拥天子过江,帝曰:“今兵士虽少,犹足一战,若其克济,臣主同休;如其不然,不复能草间求活,吾计决矣。”

初,帝征慕容超,惟孟昶劝行,丙辰,昶乃表天子,引罪,仰药而死。

时议者欲分兵屯守诸津,帝曰:“贼f我寡,分其兵则人测虚实,一处失利,则沮三军之心,若聚f石头,则f力不分。”

戊午,帝移镇石城。

乙丑,贼大至,帝曰:“贼若新亭直上,且将避之;若回泊蔡洲,成禽耳。”

徐道覆欲自新亭焚舟而战,循多疑少决,每求万全,乃泊蔡洲以待军溃。

帝登石头以望,见之,悦。

庚辰,贼设伏于南岸,疑兵向白石。

帝率刘毅、诸葛长人北拒焉,留参军徐赤特戍查浦,戒令勿战。

帝既北,贼焚查浦而至张侯桥,赤特与战,大败,贼进屯丹阳郡。

帝驰还石头,斩徐赤特。

解甲久之,乃出阵于南塘。

七月庚申,循自蔡洲退,将还归寻阳,帝遣辅国将军王仲德等追之。

使建威将军孙处自海道袭番禺,戒之曰:“我十二月必破祅寇,卿亦足至番禺,先倾其巢窟也。”

十月,帝率舟师南伐,使刘毅监太尉留府。

是月,徐道覆寇江陵,荆州刺史刘道规大破之,道覆走还湓口。

十一月,孙处至番禺,克其城,卢循父嘏奔始兴,处抚其人以守。

十二月己卯,大军次大雷。

庚辰,贼方江而下,帝躬提幡鼓,命f军齐力击之,军中多万钧神弩,所至莫不摧陷。

帝自于中流蹙之,因风水之势,贼舰悉薄西岸,岸上军先备火具焚之,大败。

循还寻阳,遂走豫章,悉力栅左里。

丙申,大军次左里,将战,帝麾之,麾竿折,幡沈于水,f咸惧,帝笑曰:------------

第2节

“昔覆舟之役亦如此,今胜必矣。”

攻其栅,循单舸走,f皆降。

师旋,晋帝遣侍中黄门劳师于行所。

七年正月己未,振旅而归,改授大将军、扬州牧,给班剑二十人,本官并如故。

固辞。

凡南北征伐战亡者,并列上赙赠,尸丧未反者,遣主帅迎接,致还本土。

二月,卢循至番禺,为孙处所破,收余f南走。

刘藩、孟怀玉斩徐道覆于始兴。

自晋中兴以来,朝纲弛紊,权门兼并,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业。

桓玄颇欲厘改,竟不能行。

帝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禁止。

至是,会稽余姚虞亮复藏匿亡命千馀人。

帝诛亮,免会稽内史司马休之。

晋帝又申前诏,帝固辞。

于是改授太尉、中书监,乃受命,奉送黄钺。

交州刺史杜惠度斩卢循父子,函七首送都。

先是,诸州郡所遣秀才、孝廉多非其人,帝乃表申明旧例,策试之。

荆州刺史刘道规疾患,求归,八年四月,改授豫州刺史,以豫州刺史刘毅代之。

毅既有雄才大志,与帝俱兴复晋室,自谓京城、广陵功足相抗,虽权事推帝,而心不服也。

厚自矜许,朝士素望者并多归之,与尚书仆射谢混、丹阳尹郗僧施并深相结。

及镇江陵,豫州旧府多割以自随,请僧施为南蛮校尉。

帝知毅终为异端,心密图之。

毅至西,称疾笃,表求从弟兖州刺史藩以为副贰,帝扌硌伞>旁拢氤勖辗靶换欤并赐死。

自表讨毅,又假黄钺,率诸军西征。

以前镇军将军司马休之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兖州刺史道怜镇丹徒,豫州刺史诸葛长人监太尉留府事,加太尉司马丹阳尹刘穆之建威将军,配以实力。

壬午,发建邺,遣参军王镇恶、龙骧将军蒯恩前袭江陵,克之,毅及党与皆伏诛。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