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368页
太清元年,为度支尚书。
侯景围台城,以襄直侍中省。
城陷,襄逃还吴。
景将宋子仙进攻钱唐,会海盐人陆黯举义袭郡,杀尢厮盏ビ冢葡逍锌な隆j被茨咸匚某珊钕裟逃贼任猓迩灿为盟主,遣黯及兄子映公帅f蹑子仙,与战,黯败走,吴下军闻之亦散。
襄匿于墓下,一夜忧愤卒。
襄弱冠遭家祸,释服犹若居忧,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五十年。
侯景平,元帝赠侍中,追封余干县侯。
云公字子龙,襄兄完子也。
完位甯远长史、琅邪彭城二郡丞。
云公五岁诵论语、毛诗,九岁读汉书,略能记忆。
从祖倕与沛国刘显质问十事,云公对无所失,显叹异之。
及长,好学,有才思,为平西湘东王绎行参军。
云公先制太伯庙碑,吴兴太守张缵罢郡经途,读其文叹曰:“今之蔡伯喈也。”
缵至都掌选,言之武帝,召为尚书仪曹郎,入直寿光省,以本官知着作郎事。
累迁中书黄门郎,兼掌着作。
云公善弈碁,尝夜侍坐,武冠触烛火。
帝笑谓曰:“烛烧卿貂。”
帝将用为侍中,故以此戏之。
时天泉池新制鱼舟,形阔而短,帝暇日常泛此舟,朝中唯引太常刘之遴、国子祭酒到溉、右卫朱异,云公时年位尚轻亦预焉。
太清元年卒,张缵时为湘州,与云公叔襄兄晏子书曰:“都信至,承贤兄子贤弟黄门殒逝,非唯贵门丧宝,实有识同悲。”
其为士流称重如此。
云公从父兄才子,亦有才名,位太子中庶子、廷尉,与云公并有文集行于世。
云公子琼字伯玉,幼聪慧,有思理。
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
大同末,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碁品,到溉、朱异以下并集。
琼时年八岁,于客前覆局,由是都下号曰神童。
异言之武帝,召见,琼风神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
十一,丁父忧,毁瘠有至性,从祖襄叹曰:“此儿必荷门基,所谓一不为少。”
及侯景作逆,携母避地于县之西乡,勤苦读书,昼夜无怠,遂博学善属文。
陈天嘉中,以文学累迁尚书殿中郎。
琼素有令名,深为陈文帝所赏。
及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中敕付琼。
迁新安王文学,掌东宫管记。
及宣帝为司徒,妙简僚佐,吏部尚书徐陵荐琼于宣帝,言琼“识具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左西掾缺,允膺兹选,虽阶次小踰,其屈滞已积”。
乃除司徒左西掾。
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
太建中为给事黄门侍郎,转中庶子,领大着作,撰国史。
后主即位,直中书省,掌诏诰。
至德元年,除度支尚书,参选事,掌诰诏,并判廷尉、建康二狱事。
初,琼父云公奉梁武敕撰嘉瑞记,琼述其旨而续焉,自永定讫于至德,勒成一家之言。
迁吏部尚书,着作如故。
琼详练谱牒,雅有识鉴。
先是吏部尚书宗元饶卒,尚书右仆射袁宪举琼,宣帝未之用,至是居之,号为称职。
琼性谦俭,不自封植,虽位望日隆,而执志逾下。
园池室宇,无所改作,车马衣服,不尚鲜华,四时禄俸,皆散之宗族,家无馀财。
暮年深怀止足,思避权要,恒谢疾不视事。
俄丁母忧。
初琼之侍东宫,母随在官舍,及丧还乡,诏加赙赠,后主自制志铭,朝野荣之。
琼哀慕过毁,以至德四年卒。
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子从典,字由仪,幼聪敏。
年八岁,读沈约集,见回文研铭,援笔拟之,便有佳致。
十二作柳赋,其词甚美。
从父瑜特所赏爱。
及瑜将终,命家中坟籍皆付之,从典乃集瑜文为十卷,仍制集序,其文甚工。
从典笃好学业,博涉群书,位太子洗马、司徒左西掾。
陈亡入隋,位着作佐郎。
尚书右仆射杨素奏从典续司马迁史记迄于隋,其书未就,坐弟受汉王谅职免。
后卒于南阳县主簿。
琰字温玉,琼之从父弟也。
父令公,梁中
※※※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