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315页

时安都从子索儿在都,明帝以为左军将军、直合。

安都将为逆,遣报之,又遣人至瓜步迎接。

时右卫将军柳光世亦与安都通谋,二人俱逃,携安都诸子及家累席卷北奔。

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并皆同反。

明帝遣齐高帝率前将军张永等北讨,所至奔散,斩薛索儿。

时武卫将军王广之领军隶刘勉,攻殷琰于寿阳,道固部将傅灵越为广之军人所禽,厉声曰:“我傅灵越也。

汝得贼何不即杀。”

时生送诣勉,勉躬自慰劳,诘其叛逆。

对曰:“九州唱义,岂独在我。”

勉又问:“卿何不早归天阙,乃逃命草间”灵越曰:“薛公举兵淮北,威震天下,不能专任智勇,委付子侄,致败之由,实在于此。

人生归于一死,实无面求活。”

勉壮其意,送还建邺。

明帝欲加原宥,灵越辞对如一,终不回改,乃杀之。

灵越,清河人也。

子勋平定,安都遣别驾从事史毕f爱、下邳太守王焕等奏s事诣明帝归款。

索儿之死也,安都使柳光世守下邳,至是亦率所领归降。

帝以四方已平,欲示威于淮外,遣张永、沈攸之以重军迎安都,惧不免罪,遂降魏。

深,安都从子也。

本名道深,避齐高帝偏讳改焉。

安都以彭城降魏,亲族皆入北。

高帝镇淮阴,深遁来,委身自结于高帝。

果乾有气力。

宋元徽末,以军功至骁骑将军、军主,封竟陵侯。

沈攸之之难,齐高帝入朝堂,豫章王嶷代守东府,使深领军屯司徒右府,分备建邺。

袁粲据石头,豫章王嶷夜登西门遥呼深,深惊起,率军赴难。

高帝即位,除淮阴太守,寻为直合将军,转太子左率。

武帝即位,迁左卫将军。

隆昌元年,为司州刺史、右将军,卒。

邓琬字元琰,豫章南昌人也。

父胤之,宋孝武征虏长史、光禄勋。

孝武起义初,琬为南海太守,以弟琼与臧质同逆远徙,仍停广州,久之得还。

历位丹阳丞。

大明七年,车驾幸历阳,追思在蕃之旧,擢琬为给事黄门侍郎。

明年,出为晋安王子勋镇军长史、寻阳内史,行江州事。

前废帝以文帝、孝武并次居第三,以登极位。

子勋次第既同,深致嫌疑,因何迈之谋,乃遣使齎药赐死。

使至,子勋典签谢道遇、主帅潘欣之、侍书褚灵嗣等驰以告琬,泣涕请计。

琬曰:“身南土寒士,蒙先帝殊恩,以爱子见托,当以死报效。”

景和元年冬,子勋戎服出听事宣旨,欲举兵,四坐未答。

录事参军陶亮曰:“请效死前驱。”

f并奉旨。

会明帝定乱,进子勋号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令书至,诸佐史并喜造琬曰:“暴乱既除,殿下又开黄合,实为公私大庆。”

琬以子勋次第居三,又以寻阳起事,有符孝武,理必万克。

乃取令书投地曰:“殿下当开端门,黄合是吾徒事耳。”

f并骇愕。

琬与陶亮等缮甲器,徵兵四方。

郢州刺史安陆王子绥、荆州刺史临海王子顼、会稽太守寻阳王子房、雍州刺史袁顗、梁州刺史柳元怙、益州刺史萧惠开、广州刺史袁昙远、徐州刺史薛安都、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湘州行事何慧文、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晋陵太守袁标、义兴太守刘延熙并同叛逆。

琬乃建牙于桑尾,传檄建邺,购明帝万户侯,布绢二万匹,金银五百斤,其馀各有差。

明帝遣荆州典签邵宰乘驿还江陵,经过襄阳。

袁顗驰书报琬,劝勿解甲,并奉劝子勋即尬弧g乃称说符瑞,令顾昭肿鹈恰T斐擞哂,立宗庙,设坛场,矫作崇宪太后玺令,群僚上藓庞谧友l┦级年正月七日,即位于寻阳城「木昂腿晡寮卧辍F淙**晦合,行礼忘称万岁。

取子勋所乘车除脚以为辇,置薜钪鳎湎t叙芷渲校{集其幰,又有秃鶖鸟集城上。

拜安陆王子绥为司徒,因雷电晦冥,震其黄合柱,鸱尾堕地。

又有鸱栖其帐上。

琬性鄙闇,贪吝过甚,财货酒食,皆身自量校。

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弈,日夜不休。

宾客到门者,历旬不得前。

内事悉委褚灵嗣等三人,群小竞为威福,士庶忿怨,内外离心矣。

明帝遣领军将军王玄谟领水军南讨,吴兴太守张永为继。

尚书下符:“奉诏以四王幼弱,不幸陷难,兵交之日,不得妄加侵犯。

若有逼损,诛翦无贷。”

琬遣孙冲之等前锋一万据赭圻,冲之于道与子勋书,欲沿流挂帆,直取白下,请速遣陶亮f军相接,分据新亭。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