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398页
其义僧宠及周舍、殷钧、陆倕并名精解而不能屈。
朝廷得失,时有匡正。
子侄邪僻,义方训诱。
斯人斯疾,而不得助主兴化,梁政渐替,自公薨焉。
世子恪嗣。
世子恪字敬则,弘雅有风则,姿容端丽。
位雍州刺史。
年少未闲庶务,委之群下,百姓每通一辞,数处输钱,方得闻彻。
宾客有江仲举、蔡薳、王台卿、庾仲容四人,俱被接遇,并有蓄积。
故人间歌曰:“江千万,蔡五百,王新车,庾大宅。”
遂达武帝。
帝接之曰:“主人愦愦不如客。”
寻以庐陵王代为刺史。
恪还奉见,武帝以人间语问之,恪大惭,不敢一言。
后折节学问,所历以善政称。
太清中,为郢州刺史。
及乱,邵陵王至郢,恪郊迎之,让位焉,邵陵不受。
及王僧辩至郢,恪归荆州。
元帝以为尚书令、司空。
贼平,为扬州刺史。
时帝未迁都,以恪宗室令誉,故先使归镇社稷。
大宝三年,薨于长沙,未之镇也。
赠太尉,諡曰靖节王。
恪弟恭。
恭字敬范,天监八年,封衡山县侯。
初,乐山侯正则有罪,敕让诸王,独谓元襄王曰:“汝儿非直无过,并有义方。”
历位监南徐州事。
时衡州刺史武会超在州,子侄纵暴,州人朱朗聚党反,武帝以恭为刺史。
时朗已围始兴,恭至缓服徇贼,示以恩信。
群贼伏其勇,是夜退三舍以避。
军吏请追,恭曰:“贼以政苛致叛,非有陈、吴之心。
缓之则自溃,急之则并力,诸君置之。”
明日,朗遣使请降,恭杖节受之,一无所问。
即日收始兴太守张宝生及会超弟之子子仁斩之军门,以其贿而虐也。
有司奏恭纵罪人,专戮二千石,有诏宥之。
迁湘州刺史,善解吏事,所在见称。
而性尚华侈,广营第宅,重斋步阁,模写宫殿。
尤好宾友,酣宴终辰,坐客满筵,言谈不倦。
时元帝居蕃,颇事声誉,勤心着述,卮酒未尝妄进。
恭每从容谓曰:“下官历观时人,多有不好欢兴,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着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劳神苦思,竟不成名。
岂如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
寻除甯蛮校尉、雍州刺史,便道之镇。
简文少与恭游,特被赏狎,至是手令勖以政事。
恭至州,政绩有声,百姓请于城南立碑颂德,诏许焉,名为政德碑。
是夜闻数百人大叫碑石下,明旦视之,碑涌起一尺。
恭命以大柱置于碑上,使力士数十人抑之不下,又以酒脯祭之,使人守视,俄而自复,视者竟不见之。
恭闻而恶焉。
先是,武帝以雍为边镇,运数州粟以实储仓。
恭乃多取官米,还赡私宅;又典签陈保印侵克百姓,为荆州刺史庐陵王所s,被诏征还。
在都朝谒,白服随列。
帝曰:“白衣者为谁“对曰:“前衡山侯恭。”
帝厉色曰:“不还我陈保印,吾当白汝未已。”
而保印实投湘东王,王改其姓名曰袁逢。
恭竟不叙用。
侯景乱,卒于城中,诏特复本封。
元帝追諡曰僖侯。
子静字安仁,少有美名,号为宗室后进。
有文才,而笃志好学。
既内足于财,多聚经史,散书满席,手自雠校。
何敬容欲以女妻之,静忌其太盛,拒而不纳,时论服焉。
然好戏笑,轻论人物,时以此少之。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