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548页

至于微言玄旨,九章七曜,音律图纬,咸尽其精微。

时太子詹事周舍以儒学见重,名知人,一见越,便相叹异,命与兄子弘正、弘直游,厚为之谈,由是声誉日重。

时又有会稽贺文发,学兼经史,与越名相埒,故都下谓之发、越焉。

初为南平元襄王伟国右常侍,与文发俱入府,并见礼重。

寻转行参军。

大通中,诏飙勇将军陈庆之送魏北海王颢还北主魏,庆之请越参其军事。

时庆之所向克捷,直至洛阳。

既而颢遂肆骄纵,又上下离心,越料其必败,以疾得归。

裁至彭城,庆之果见摧衄,越竟得先反,时称其见机。

及至,除安西湘东王府参军。

及武帝撰制旨新义,选诸儒在所流通,遣越还吴,敷扬讲说。

越遍该经艺,深明毛诗,傍通异义。

特善庄、老,尤长论难,兼工缀文,闲尺牍。

长七尺三寸,美须眉。

武帝尝于重云殿自讲老子,仆射徐勉举越论义,越抗首而请,音响若锺,容止可观,帝深赞美之。

由是擢为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寻除五经博士,仍令侍宣城王讲。

大同八年,转安西武陵王府内中录事参军,寻迁府谘议。

及侯景之乱,越与同志沈文阿等逃难东归,贼党数授以爵位,越誓不受命。

承圣二年,诏授宣惠晋安王府谘议参军,领国子博士。

越以世路未平,无心仕进,因归乡,栖隐于武丘山,与吴兴沈炯、同郡张种、会稽孔奂等,每为文会。

绍泰元年,复征为国子博士。

陈天嘉中,诏侍东宫读。

除东中郎鄱阳王府谘议参军,甚见优礼。

寻领羽林监,迁给事黄门侍郎,国子博士、侍读如故。

时朝廷草创,疑议多所取决,咸见施用。

每侍讲东宫,皇太子常虚己礼接。

越以宫僚未尽时彦,且太子仁弱,宣帝有夺宗之兆,内怀愤激,乃上疏曰:“臣梁世薄宦,禄不代耕。

季年板荡,窜身穷谷。

幸属圣期,得奉昌运。

朝廷以臣微涉艺学,远垂徵引,擢臣以贵仕,资臣以厚秩,二宫恩遇,有异凡流。

木石知感,犬马识养,臣独何人,罔怀报德。

伏惟皇太子天下之本,养善春宫,臣陪侍经籍,于今五载。

如愚所见,多有旷官,辅弼丞疑,未极时选。

至如文宗学府,廉洁正人,当趋奉龙楼,晨游夕论,恒闻前圣格言,往贤政道。

如此,则非僻之语,无从而入。

※※※

第105节

臣年事侵迫,非有邀求,政是怀此不言,则为有负明圣。

敢奏狂瞽,愿留中不泄。”

疏奏,帝深感焉,而竟不能改革。

及废帝即位,拜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黄门侍郎如故。

领天保博士,掌仪礼,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

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或谮之宣帝,言越将扇动蕃镇,遂免官。

太建元年,卒于家,年七十七。

所着丧服、毛诗、老子、孝经、论语等义疏四十馀卷,诗颂碑志笺表凡二百馀篇。

时有东阳龚孟舒者,亦通毛诗,善谈名理。

仕梁位寻阳郡丞。

元帝在江州,遇之甚重,躬师事焉。

天嘉中,位太中大夫。

沈不害字孝和,吴兴武康人也。

幼孤,而修立好学。

陈天嘉初,除衡阳王府中记室参军,兼嘉德殿学士。

自梁季丧乱,至是国学未立,不害上书请崇建儒宫,帝优诏答之。

又表改定乐章,诏使制三朝乐歌词八首,合二十曲,行之乐府。

后为国子博士,领羽林监。

敕修五礼,掌策文諡议等事。

太建中,位光禄卿,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卒。

不害通经术,善属文,虽博综经典,而家无卷轴。

每制文,操笔立成,曾无寻检。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