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89页
此亦是可笑,盖天亡也。
昔苻氏所征得国,皆荣贵其主。
苟欲求名,不知违天命,与之官,乃违天也。”
隋文帝以陈氏子弟既多,恐京下为过,皆分置诸州县,每岁赐以衣服以安全之。
后主以隋仁寿四年十一月壬子,终于洛阳,时年五十二。
赠大将军,封长城县公,諡曰炀。
葬河南洛阳之芒山。
论曰:陈宣帝器度弘厚,有人君之量。
文帝知冢嗣仁弱,早存太伯之心,及乎弗悆,咸已委托矣。
至于缵业之后,拓土开疆,盖德不逮文,智不及武,志大不已,晚致吕梁之败,江左日蹙,抑此之由也。
后主因削弱之余,锺灭亡之运,刑政不树,加以荒淫。
夫以三代之隆,历世数十,及其亡也,皆败于妇人。
况以区区之陈,外邻明德,覆车之星易纷偈寮荆其获支数年,亦为幸也。
虽忠义感慨,致恸井隅,何救麦秀之深悲,适足取笑乎千祀。
嗟乎始梁末童谣云:“可怜巴马子,一日行千里。
不见马上郎,但见黄尘起。
黄尘汙人衣,皁荚相料理。”
及僧辩灭,群臣以谣言奏闻,曰:僧辩本乘巴马以击侯景,马上郎,王字也,尘谓陈也;而不解皁荚之谓。
既而陈灭于隋,说者以为江东谓羖羊角为皁荚,隋氏姓杨,杨,羊也,言终灭于隋。
然则兴亡之兆,盖有数云。
南史南史卷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宋孝穆赵皇后孝懿萧皇后武敬臧皇后武张夫人文章胡太后少帝司马皇后文元袁皇后孝武昭路太后明宣沈太后孝武文穆王皇后前废帝何皇后明恭王皇后后废帝陈太妃后废帝江皇后顺陈太妃顺谢皇后齐宣孝陈皇后高昭刘皇后武穆裴皇后文安王皇后郁林王何妃海陵王王妃明敬刘皇后东昏褚皇后和王皇后六宫位号,前史代有不同。
晋武帝采汉魏之制,置贵嫔、夫人、贵人,是为三夫人,位视三公;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是为九嫔,位视九卿;其馀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宋武帝省二才人,其馀仍用晋制。
案贵嫔,魏文帝所制。
夫人,魏武初建魏国所制。
贵人,汉光武所制。
淑妃,魏明帝所制。
淑媛,魏文帝所制。
淑仪、修华,晋武帝所制。
修容,魏文帝所制。
修仪,魏明帝所制。
婕妤、容华,前汉旧号。
充华,晋武帝所制。
美人,汉光武所制。
及孝武孝建三年,省夫人;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以为三夫人,又置昭仪、昭容、昭华,以代修华、修仪、修容。
又置中才人、充衣,以为散位。
案昭仪,汉元帝所制。
昭容,孝武所制。
昭华,魏明帝所制。
中才人,晋武帝所制。
充衣,前汉旧制。
及明帝泰始二年,省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复置修华、修仪、修容、才人、良人;三年,又省贵人,置贵姬,以备三夫人之数;又置昭华,增淑容、承徽、列荣;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凡五职,亚九嫔;美人、才人、良人三职为散役。
其后,帝留心后房,拟百官,备置内职焉。
及齐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
三年,太子宫置三内职: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及永明元年,有司奏贵妃、淑妃并加金章紫绶;佩于寘玉;淑妃旧拟九棘,以淑为温恭之称,妃为亚后之名,进同贵妃,以比三司;夫人之号,不殊蕃国;降淑媛以比九卿。
七年,复置昭容,位在九嫔焉。
梁武拨乱反正,深鉴奢逸,配德早终,长秋旷位。
定令制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三职。
东宫置良娣、保林为二职。
及简文、元帝出自储蕃,或迫在拘絷,或逼于寇乱;且妃并先殂,更不建椒阃。
陈武光膺天历,以朴素自居,故后宫员位,其数多阙。
文帝天嘉之后,诏宫职备员。
其所制立,无改梁旧。
编之令文,以为后法。
然帝性恭俭,而嫔嫱不备,宣帝、后主,无所改作。
今总缀缉,以立此篇云。
宋孝穆赵皇后讳安宗,下邳僮人也。
父裔,平原太守。
后以晋穆帝升平四年嫔于孝皇帝,以武帝,殂于丹徒官舍,葬晋陵丹徒县东乡练壁里雩山。
宋初追崇号諡,陵曰兴宁。
永初二年,有司奏追赠裔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裔命妇孙氏封豫章郡建昌县君。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