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28页

元嘉八年,到彦之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

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魏军盛,遂克滑台。

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

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

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

及旦,魏军谓资粮有馀,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

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

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周边。

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道济虽不克定河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

魏甚惮之,图之以禳鬼。

还进位司空,镇寻阳。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

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也。”

文帝寝疾累年,屡经危殆,领军刘湛贪执朝政,虑道济为异说,又彭城王义康亦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复可制。

十二年,上疾笃,会魏军南伐,召道济入朝。

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

及至,上已间。

十三年春,将遣还镇,下渚未发,有似鹪鸟集船悲鸣。

会上疾动,义康矫诏召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混、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中尊等八人并诛。

时人歌曰:“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

道济死日,建邺地震白毛生。

又诛司空参军薛肜、高进之,并道济心腹也。

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文帝问殷景仁曰:“谁可继道济”答曰:“道济以累有战功,故致威名,余但未任耳。”

帝曰:“不然,昔李广在朝,匈奴不敢南望,后继者复有几人”二十七年,魏军至瓜步,文帝登石头城望,甚有忧色。

叹曰:“若道济在,岂至此”

韶字令孙,以平桓玄功封巴丘县侯。

从征广固,率所领先登,位琅邪内史。

从讨卢循,以功更封宜阳县侯,拜江州刺史,以罪免。

韶嗜酒贪横,所莅无政绩,上嘉其合门从义,道济又有大功,故特见宠授。

卒。

子臻字系宗,位员外郎,臻子珪。

珪字伯玉,位沅南令。

元徽中,王僧虔为吏部尚书,以珪为征北板行参军。

珪诉僧虔求禄不得,与僧虔书曰:“仆一门虽谢文通,乃忝武达。

群从姑叔,三媾帝姻,而令子侄饿死,遂不荷润。

蝉腹龟肠,为日已久。

饥彪能吓,人遽与肉,饿驎不噬,谁为落毛。

虽复孤微,百世国士,姻媾位宦,亦不后物。

尚书同堂姊为江夏王妃,檀珪同堂姑为南谯王妃;尚书伯为江州,檀珪祖亦为江州。

仆于尚书人地本悬,至于婚宦皆不殊绝。

今通塞虽异,犹忝气类,尚书何事为尔见苦。”

僧虔报书曰:“吾与足下素无怨憾,何以相苦直是意有左右耳。”

乃用为安成郡丞。

祗字恭叔,与兄韶弟道济俱参义举,封西昌县侯,历位广陵相。

义熙十年,亡命司马国璠兄弟自北徐州界潜得过淮,因天阴闇,夜率百许人缘广陵城入,叫唤直上听事。

祗被射伤股,语左右曰:“贼乘暗得入,欲掩我不备,但打五鼓惧之,晓必走矣。”

贼闻鼓鸣,直谓为晓,乃奔散,追杀百馀人。

宋国初建,为领军。

祗性矜豪,乐在外放恣,不愿内职,不得志,发疾不自疗,其年卒于广陵。

諡曰威侯。

传嗣至齐受禅,国除。

论曰:自晋网不纲,主威莫树,乱基王室,毒被江左。

宋武一朝创业,事属横流,改易紊章,归于平道。

以建武、永平之风,变太元、隆安之俗,此盖文宣公之为乎。

其配飨清庙,岂徒然也若夫怙才骄物,公旦其犹病诸,而以刘祥居之,斯亡亦为幸焉。

秀之行己有道,可谓位无虚授。

当徐、傅二公跪承顾托,若使死而可再,固当赴蹈为期。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