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75页

从兄微,清介士也,惧其太盛,劝令损抑。

僧绰乃求吴郡及广州,并不许。

会巫蛊事泄,上先召僧绰具言之。

及将废立,使寻求前朝旧典。

劭于东宫夜飨将士,僧绰密以s闻。

上又令撰汉、魏以来废诸王故事送与江湛、徐湛之。

湛之欲立随王诞,江湛欲立南平王铄,文帝欲立建平王宏,议久不决。

诞妃即湛之女,铄妃湛妹也。

僧绰曰:“建立之事,仰由圣怀。

臣谓惟宜速断,几事虽密,不可使难生虑表,取笑千载。”

上曰:“卿可谓能断大事,此事不可不殷勤;且庶人始亡,人将谓我无复慈爱之道。”

僧绰曰:“恐千载之后,言陛下惟能裁弟,不能裁儿。”

上默然。

江湛出合谓僧绰曰:“卿向言将不伤直邪”僧绰曰:“弟亦恨君不直。”

及劭弑逆,江湛在尚书上省,闻变,曰:“不用王僧绰言至此。”

劭立,转僧绰吏部尚书。

及检文帝巾箱及湛家书疏,得僧绰所s飨士并废诸王事,乃收害焉,因此陷北第诸侯王,以为与僧绰有异志。

孝武即位,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諡曰湣侯。

初,太社西空地,本吴时丁奉宅,孙皓流徙其家。

江左初,为周顗、苏峻宅,后为袁悦宅,又为章武王司马秀宅,皆以凶终;及给臧焘,亦频遇祸,故世称凶地。

僧绰尝谓宅无吉凶,请以为第,始造,未及居而败。

子俭。

俭字仲宝,生而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

数岁,袭爵豫甯县侯。

拜受茅土,流涕呜咽。

幼笃学,手不释卷。

宾客或相称美,僧虔曰:“我不患此儿无名,政恐名太盛耳。”

乃手书崔子玉座右铭以贻之。

丹阳尹袁粲闻其名,及见之曰:“宰相之门也。

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气矣,终当任人家国事。”

言之宋明帝,选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

帝以俭嫡母武康公主同太初巫蛊事,不可以为妇姑,欲开冢离葬。

俭因人自陈,密以死请,故事不行。

年十八,解褐秘书郎,太子舍人,超迁秘书丞。

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表献之。

又撰定元徽四部书目。

母忧,服阕,为司徒右长史。

晋令,公府长史着朝服,宋大明以来着朱衣。

俭上言宜复旧制,时议不许。

及苍梧暴虐,俭告袁粲求外出,引晋新安主婿王献之任吴兴为例,补义兴太守。

升明二年,为长兼侍中,以父终此职,固让。

先是,齐高帝为相,欲引时贤参赞大业,时谢朏为长史,帝夜召朏,却人与语久之,朏无言。

唯有二小儿捉烛,帝虑朏难之,仍取烛遣儿,朏又无言,帝乃呼左右。

俭素知帝雄异,后请间言于帝曰:“功高不赏,古来非一,以公今日位地,欲北面居人臣,可乎”帝正色裁之,而神采内和。

俭因又曰:“俭蒙公殊眄,所以吐所难吐,何赐拒之深。

宋以景和、元徽之淫虐,非公岂复宁济;但人情浇薄,不能持久,公若小复推迁,则人望去矣,岂唯大业永沦,七尺岂可得保”帝笑曰:“卿言不无理。”

俭又曰:“公今名位,故是经常宰相,宜礼绝群后,微示变革。

当先令褚公知之,俭请衔命。”

帝曰:“我当自往。”

经少日,帝自造彦回,款言移晷,乃谓曰:“我梦应得官。”

彦回曰:“今授始尔,恐一二年间未容便移。

且吉梦未必便在旦夕。”

帝还告俭,俭曰:“褚是未达理。”

虞整时为中书舍人,甚闲辞翰,俭乃自报整,使作诏。

及高帝为太尉,引俭为右长史,寻转左,专见任用。

大典将行,礼仪诏策,皆出于俭,褚彦回唯为禅诏,又使俭参怀定之。

齐台建,迁尚书右仆射,领吏部,时年二十八。

多所引进。

时客有姓谭者,诣俭求官,俭谓曰:“齐桓灭谭,那得有君“答曰:“谭子奔莒,所以有仆。”

俭赏其善据,卒得职焉。

高帝尝从容谓俭曰:“我今日当以青溪为鸿沟。”

对曰:“天应人顺,庶无楚、汉之事。”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