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437页
而仪淳深隐默,守道不移,风操贞整,不妄交纳,唯与族子仲山、叔山及吴郡陆公纪友善。
州郡礼请,二府交辟,公车征,并不屈,以寿终。
子曼字元禅,左中郎、新都都尉、定阳侯,才志显于吴朝。
子矫字仲桓,以节气立名,仕为立武校尉、偏将军。
孙皓时,有将帅之称。
吴平,为郁林、长沙二郡太守,不就。
太康末卒。
子陵字景高,晋元帝之为镇东将军,命参军事。
子延字思长,潁川太守,始居县东乡之博陆里余乌村。
延子贺字子宁,桓冲南中郎参军。
贺子警字世明,惇笃有行业,学通左氏春秋,家产累千金。
后将军谢安命为参军,甚相敬重。
警内足于财,为东南豪士,无进仕意,谢病归。
安固留不止,乃谓曰:“沈参军,卿有独善之志,不亦高乎。”
警曰:“使君以道御物,前所以怀德而至,既无用佐时,故遂饮啄之愿尔。”
还家积载,以素业自娱。
前将军王恭镇京口,与警有旧好,复引为参军。
手书殷勤,苦相招致,不得已而应之。
寻复谢去。
子穆夫字彦和,少好学,通左氏春秋。
王恭命为前将军主簿,谓警曰:“足下既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故屈贤子共事,非吏职婴之也。”
初,钱唐人杜炅字子恭,通灵有道术,东土豪家及都下贵望并事之为弟子,执在三之敬。
警累世事道,亦敬事子恭。
子恭死,门徒孙泰、泰弟子恩传其业,警复事之。
隆安三年,恩于会稽作乱,自称征东将军,三吴皆回应。
穆夫在会稽,恩以为余姚令。
及恩为刘牢之所破,穆夫见害。
先是穆夫宗人沈预与穆夫父警不协,至是告警及穆夫弟仲夫、任夫、预夫、佩夫,并遇害。
唯穆夫子深子、云子、田子、林子、虔子获全。
田子、林子知名。
田子字敬光,从武帝克京城,进平建邺,参镇军事,封营道县五等侯。
帝北伐广固,田子领偏师与龙骧将军孟龙符为前锋。
龙符战没,田子力战破之。
及卢循逼都,帝遣田子与建威将军孙季高海道袭破广州,还除太尉参军、淮陵内史,赐爵都乡侯。
义熙八年,从讨刘毅。
十一年,从讨司马休之,除振武将军、扶风太守。
十二年,武帝北伐,田子与顺阳太守傅弘之各领别军,从武关入,屯据青泥。
姚泓将自御大军,虑田子袭其后,欲先平田子,然后倾国东出。
乃率步骑数万,奄至青泥。
田子本为疑兵,所领裁数百,欲击之。
傅弘之曰:“彼f我寡,难可与敌。”
田子曰:“师贵用奇,不必在f。”
弘犹固执,田子曰:“f寡相倾,势不两立,若使贼围既固,人情丧沮,事便去矣。
及其未整,薄之必克,所谓先人有夺人之志也。”
便独率所领,鼓噪而进。
贼合围数重,田子乃弃粮毁舍,躬勒士卒,前后奋击,贼f一时溃散,所杀万馀人,得泓蕹擞叻御。
武帝表言其状。
长安既平,武帝燕于文昌殿,举酒赐田子曰:“咸阳之平,卿之功也,即以咸阳相赏。”
即授咸阳、始平二郡太守。
大军既还,桂阳公义真留镇长安,以田子为安西中兵参军、龙骧将军、始平太守。
时赫连勃勃来寇,田子与安西司马王镇恶俱出北地御之。
初,武帝将还,田子及傅弘之等并以镇恶家在关中,不可保信,屡言之。
帝曰:“今留卿文武将士、精兵万人,彼若欲为不善,政足自灭耳。
勿复多言。”
及俱出北地,论者谓镇恶欲尽杀诸南人,以数十人送义真南还,因据关中反叛。
田子乃于弘之营内请镇恶计事,使宗人敬仁于坐杀之,率左右数十人自归义真。
长史王修收杀田子于长安稿仓门外,是岁十四年正月十五日也。
武帝表天子以田子卒发狂易,不深罪也。
林子字敬士,少有大度,年数岁,随王父在京口,王恭见而奇之,曰“此儿王子师之流也。”
尝与f人共见遗宝,咸争趋之,林子直去不顾。
年十三,遇家祸,既门陷祅党,兄弟并应从诛,而沈预家甚强富,志相陷灭,林子兄弟沈伏山泽,无所投厝。
会孙恩屡出会稽,武帝致讨,林子乃自归陈情,率老弱归罪请命,因流涕哽咽,三军为之感动。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