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366页
父任,御史中丞。
缮幼有志尚,以雅正知名。
梁承圣中,为中书侍郎,掌东宫管记。
魏平江陵,缮微服遁还建邺。
绍泰元年,除司徒右长史、御史中丞,以父任所终,固辞。
陈武帝作辅,为司徒司马。
及受命,位侍中。
出为新安太守。
文帝嗣位,征为中庶子,领步兵校尉,掌东宫管记。
缮仪表端丽,进退闲雅,趋步蹑履,文帝使太子诸王咸取则焉。
后复拜御史中丞,犹以父所终,固辞,不许,乃权换廨宇,徙以居之。
太建中,历度支尚书,侍中,太子詹事,尚书右仆射。
寻迁左仆射,参掌选事。
别敕与徐陵等七人参议政事。
卒,赠特进,諡曰安子。
以缮东宫旧臣,特赐祖奠。
缮子辩慧,年数岁,诏引入殿内,进止有父风,宣帝因赐名辩慧字敬仁。
缮兄子见贤亦方雅,位少府卿,卒。
闲字遐业,慧晓兄子也。
有风概,与人交不苟合,少为同郡张绪所知。
仕至扬州别驾。
齐明帝崩,闲谓所亲人曰:“宫车晏驾,百司将听冢宰。
主王地重才弱,必不能振,难将至矣。”
乃感心疾,不复预州事。
永元末,刺史始安王遥光据东府作乱,或劝去之。
闲曰:“吾为人吏,何可逃死。”
台军攻陷城,闲以纲佐被收,至杜姥宅,尚书令徐孝嗣s闲不预逆谋。
未及报,徐世标命杀之。
闲四子:厥、绛、完、襄也。
绛字魏卿,时随闲,抱颈求代死,不获,遂以身蔽刀刃,行刑者俱害之。
厥字韩卿,少有风概,好属文。
齐永明九年,诏百官举士,同郡司徒左西曹掾顾暠之表荐厥,州举秀才。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
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征不同,不可增减。
世呼为“永明体”。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后又论其事,厥与约书曰:范詹事自序:“性别宫商,识清浊,特能适轻重,济艰难。
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斯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
尚书亦云:“自灵均以来,此秘未睹。
或暗与理合,匪由思至。
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t、谢去之弥远。”
大旨欲“宫商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辞既美矣,理又善焉;但观历代f贤似不都闇此处,而云“此秘未睹”,近于诬乎。
案范云“不从根本中来”,尚书云“匪由思至”,斯则揣情谬于玄黄,擿句着其音律也。
范又云“时有会此者”,尚书云“或闇与理合”。
则美咏清讴,有辞章调韵者,虽有差谬,亦有会合。
推此以往,可得而言。
夫思有合离,前哲同所不免,文有开塞,即事不得无之。
子建所以好人讥弹,士衡所以遗恨终篇。
既曰遗恨,非尽美之作。
理可诋诃,君子执其诋诃,便谓合理为闇,岂如指其合理,而寄诋诃为遗恨邪。
自魏文属论,深以清浊为言,刘桢奏书,大明体势之致。
龃龉妥怗之谈,操末续巅之说,兴玄黄于律吕,比五色之相宣。
苟此秘未睹,兹论为何所指邪愚谓前英已早识宫征,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论所申。
至于掩瑕藏疾,合少谬多,则临淄所云“人之着述,不能无病”者也。
非知之而不改,谓不改则不知,斯曹、陆又称“竭情多悔,不可力强”者也。
今许以有病有悔为言,则必自知无悔无病之地。
引其不了不合为闇,何独诬其一合一了之明乎意者亦质文时异,今古好殊,将急在情物,而缓于章句。
情物,文之所急,美恶犹且相半;章句,意之所缓,故合少而谬多。
义兼于斯,必非不知明矣。
长门、上林,殆非一家之赋,洛神、池雁,便成二体之作。
孟坚精正,咏史无亏于东主,平子恢富,羽猎不累于凭虚。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