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235页

及有开府之授,而太岁在亥,果薨于光禄大夫云。

文集传于世。

子顺字景玄,方雅有父风,位太尉从事中郎。

升明末卒。

弟约。

约字景撝,少尚宋孝武女安吉公主,拜驸马都尉。

仕齐,累迁太子中庶子、领屯骑校尉。

永明八年八月合朔,约脱武冠解剑,于省眠至下鼓不起,为有司所奏,赎论。

出为宜都王冠军长史、淮南太守,行府州事。

武帝谓曰:“今用卿为近蕃上佐,想副我所期。”

约曰:“南豫密迩京师,不化自理,臣亦何人,爝火不息。”

时诸王行事,多相裁割,约居右任,主佐之间穆如也。

迁司徒左长史。

齐明帝为录尚书辅政,百僚脱屐到席,约蹑屐不改。

帝谓江祏曰:“蔡氏是礼度之门,故自可悦。”

祏曰:“大将军有揖客,复见于今。”

约好饮酒,夷淡不与世杂。

永元二年,卒于太子詹事,年四十四,赠太常。

弟撙。

撙字景节,少方雅退默,与第四兄寅俱知名。

仕齐位给事黄门侍郎。

丁母忧,庐于墓侧。

齐末多难,服阕,因居墓所。

除太子中庶子、太尉长史,并不就。

梁台建,为侍中,迁临海太守。

公事左迁太子中庶子,复为侍中,吴兴太守。

初,撙在临海,百姓杨元孙以婢采兰贴与同里黄权,约生子,酬乳哺直。

权死后,元孙就权妻吴赎婢母子五人,吴背约不还。

元孙诉,撙判还本主。

吴能为巫,出入撙内,以金钏赂撙妾,遂改判与吴。

元孙挝登闻鼓讼之,为有司劾。

时撙已去郡,虽不坐,而常以为耻。

口不言钱,及在吴兴,不饮郡井,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诏褒其清。

加信武将军。

时帝将为昭明太子纳妃,意在谢氏。

袁昂曰:“当今贞素简胜,唯有蔡撙。”

乃遣吏部尚书徐勉诣之,停车三通不报。

勉笑曰:“当须我召也。”

遂投刺乃入。

天监九年,宣城郡吏吴承伯挟祅道聚f攻宣城,杀太守朱僧勇,转寇吴兴,吏人并请避之。

撙坚守不动,命f出战,摧破斩承伯,馀党悉平。

累迁吏部尚书,在选弘简有名称。

又为侍中,领秘书监。

武帝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撙曰:“臣门客沈约、范岫各已被升擢,此外无人。”

约时为太子少傅,岫为右卫将军。

撙风骨鲠正,气调英嶷,当朝无所屈让。

尝奏用琅邪王筠为殿中郎,武帝嫌不取参掌通署,乃推白牒于香橙地下,曰:“卿殊不了事。”

撙正色俯身拾牒起,曰:“臣谓举尔所知,许允已有前事;既是所知而用,无烦参掌署名。

臣撙少而仕宦,未尝有不了事之目。”

因捧牒直出,便命驾而去,仍欲抗表自解。

帝寻悔,取事为画。

帝尝设大臣饼,撙在坐。

帝频呼姓名,撙竟不答,食饼如故。

帝觉其负气,乃改唤蔡尚书,撙始放箸执笏曰:“尔。”

帝曰:“卿向何聋,今何聪”对曰:“臣预为右戚,且职在纳言,陛下不应以名垂唤。”

帝有惭色。

性甚凝厉,善自居适。

女为昭明太子妃,自詹事以下咸来造谒,往往称疾相闻,间遣之。

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无复馀言。

后为中书令,卒于吴郡太守,諡曰康子。

司空袁昂尝谓诸宾曰:“自蔡侯卒,不复更见此人。”

其为名辈所知如此。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