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221页

出为临海太守,在任清约。

罢郡还,献干姜二千斤,齐武帝嫌其少,及知琇之清,乃叹息。

出监吴兴郡,寻拜太守,政称清严。

明帝辅政,防备诸蕃,致密旨于上佐,使便宜从事。

隆昌元年,迁琇之晋熙王冠军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欲令杀晋熙。

琇之辞,不许,欲自引决,友人陆闲谏之,琇之不从,遂不食而死。

子臻,至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

臻子幼孙,梁甯远枝江公主簿、无锡令。

幼孙子奂。

奂字休文,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

沛国刘显以博学称,每深相叹美,执其手曰:“昔伯喈坟素悉与仲宣,吾当希彼蔡君,足下无愧王氏。

所保书籍,寻以相付。”

仕梁为尚书仪曹侍郎。

时左户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连官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

侯景陷建邺,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率侯子鉴,乃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

时子鉴景之腹心,朝士莫不卑屈,奂独无所下。

或谏奂曰:“不宜高抗。”

奂曰:“吾性命有在,岂有取媚凶丑,以求全乎。”

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保持得全者甚f。

寻遭母忧。

时天下丧乱,皆不能终三年丧,唯奂及吴国张种在寇乱中,守法度,并以孝闻。

及景平,司徒王僧辩先下辟书,引为左西掾。

梁元帝于荆州即位,征奂及沈炯,僧辩累表请留之。

帝手敕报曰:“孔、沈二士,今且借公。”

其为朝廷所重如此。

僧辩为扬州刺史,又补中从事史。

时侯景新平,每事草创,宪章故事,无复存者。

奂博物强识,甄明故实,问无不知,仪注体式,笺书表翰,皆出于奂。

陈武帝作相,除司徒左长史,迁给事黄门侍郎。

齐遣东方老、萧轨来寇,四方壅隔,粮运不继,三军取给,唯在都下,乃除奂建康令。

武帝克日决战,乃令奂多营麦饭,以荷叶裹之,一宿之间,得数万裹。

军人旦食讫,尽弃其馀,因而决战,大破贼。

武帝受禅,迁太子中庶子。

永定三年,除晋陵太守。

晋陵自宋、齐以来为大郡,虽经寇扰,犹为全实,前后二千石多行侵暴,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船临郡。

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号曰神君。

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俭素,乃饷以衣毡一具。

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百姓未周,不容独享温饱。

劳卿厚意,幸勿为烦。”

陈文帝即位,征为御史中丞。

奂性刚直,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

又达于政体,每所奏,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咨决。

迁散骑常侍,领步兵校尉、中书舍人。

重除御史中丞,寻为五兵尚书。

时文帝不豫,台阁f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决。

及帝疾笃,奂与宣帝及到仲举并吏部尚书袁枢、中书舍人刘师知等入侍医药。

文帝尝谓奂等曰:“今三方鼎峙,宜须长君,朕欲近则晋成,远隆殷法,卿等须遵此意。”

奂乃流涕歔欷跪而对曰:“陛下御膳违和,痊复非久,皇太子春秋鼎盛,圣德日跻,废立之事,臣不敢闻。”

帝曰:“古之遗直,复见之卿。”

乃用奂为太子

※※※

第44节

詹事。

废帝即位,除散骑常侍、国子祭酒。

出为南中郎康乐侯长史、寻阳太守,行江州事。

宣帝即位,为始兴王长史。

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宣帝嘉之,赐米五百斛,并累降敕书,殷勤劳问。

太建六年,为吏部尚书。

八年,加侍中。

时有事北边,克复淮、泗,封赏叙用,纷纭重叠,奂应接引进,门无停宾。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