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356页
广之于勉前谓肃曰:“节下若从卿言,非唯斩壮士,亦自无以平贼。
卿不赏才乃至此邪”广之由此知名。
初封蒲圻子。
肃有学术,善举止,广之亦雅相推慕。
勉亡后,肃更依广之,广之盛相赏接,s武帝以为东海太守,不念旧恶如此。
广之后以征伐功,位给事中、冠军将军,改封宁都县子。
齐高帝废苍梧,出广之为徐州刺史、锺离太守。
沈攸之事起,广之留都下,豫平石头,仍从高帝顿新亭。
高帝诛黄回,回弟驷及从弟马、兄子奴亡逸。
高帝与广之书曰:“黄回虽有微勋,而罪过转不可容。
近遂s请御大小二舆为刺史服饰,吾乃不惜为其s闻,政恐得舆复求画轮车。
此外罪不可胜数,弟自悉之。
今s依法。”
令广之于江西搜捕驷等。
建元元年,进爵为侯。
武帝即位,累迁右卫将军,散骑常侍,前军将军。
延兴元年,为豫州刺史,豫废郁林。
后拜镇南将军、江州刺史,进应城县公。
建武中,位侍中、镇军将军,给扶。
后卒,赠车骑将军,諡壮公。
子珍国字德重,仕齐为南谯太守,有能名。
时郡境苦饥,乃发米散财以振穷乏。
高帝手敕云:“卿爱人活国,甚副吾意。”
永明初,迁桂阳内史,讨捕贼盗,境内肃清。
罢任还都,路经江州,刺史柳世隆临渚饯别,见珍国还装轻素,叹曰:“此真良二千石也,”还为大司马中兵参军。
武帝雅相知赏,谓其父广之曰:“珍国应堪大用,卿可谓老蚌也。”
广之曰:“臣不敢辞。”
帝大笑。
帝每叹曰:“晚代将家子弟如珍国者少矣。”
累迁游击将军,父忧去职。
建武末,魏军围司州,明帝使徐州刺史裴叔业攻拔涡阳,以为声援,起珍国为辅国将军助焉。
魏将杨大眼大f奄至,叔业惧,弃军走。
珍国率其f殿,故不至大败。
及会稽太守王敬则反,珍国又率f拒之。
永元中,为北徐州刺史,将军如故。
梁武起兵,东昏召珍国以f还都,使出屯朱雀门,为王茂所败。
乃入城,密遣郗纂奉明镜献诚于梁武帝,帝断金以报之。
时侍中、卫尉张稷都督f军,珍国潜结稷腹心张齐要稷,稷许之。
十二月丙寅旦,珍国引稷于卫尉府勒兵入自云龙门,杀东昏于内殿,与稷会尚书仆射王亮等于西锺下,使国子博士范云等奉东昏首归梁武。
后因侍宴,帝曰:“卿明镜尚存,昔金何在”珍国曰:“黄金谨在臣肘,不敢失坠。”
历位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封滠阳侯。
迁都官尚书。
初,珍国自以废杀东昏,意望台鼎。
先是出为梁、秦二州刺史,心常郁怏,酒后于坐s云:“臣近入梁山便哭。”
帝大惊曰:“卿若哭东昏则已晚,若哭我,我复未死。”
珍国起拜谢,竟不答,坐即散,因此疏退,久方有此进。
天监五年,魏任城王澄攻锺离,帝遣珍国为援,因问讨贼方略。
对曰:“臣常患魏f少,不苦其多。”
武帝壮其言,乃假节与f军同赴。
魏军退,班师。
又出为南秦、梁二州刺史,会梁州长史夏侯道迁以州降魏,珍国步道出魏兴,将袭之,不果,遂留镇焉。
改封宜阳县侯,累迁丹阳尹。
卒,赠车骑将军,諡曰威。
子僧度嗣。
张齐字子向,冯翊郡人。
少有胆气。
初事荆州司马垣历生,历生酗酒,遇下严酷,不礼之。
及吴郡张稷为荆府司马,齐复从之,甚见重,以为腹心。
齐尽心事稷,稷为南兖州,擢为府中兵参军。
梁武帝起兵,东昏征稷归,都督宫城诸军事。
齐夜引珍国就稷,齐手自执烛定谋。
明旦与稷、珍国即东昏于殿内,齐手杀焉。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