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557页

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梁天监中,兼东宫通事舍人,时七庙飨荐已用蔬果,而二郊农社犹有牺牲,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

诏付尚书议,依勰所陈。

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深被昭明太子爱接。

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其序略云:“予齿在逾立,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寤而喜曰: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灵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

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

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其爲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既成,未爲时流所称。

勰欲取定于沈约,无由自达,乃负书候约于车前,状若货鬻者。

约取读,大重之,谓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勰爲文长于佛理,都下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

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

功毕,遂求出家,先燔须发自誓,敕许之。

乃变服改名慧地云。

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也。

父敬叔,齐长城令,有能名。

在县清廉,不受礼遗,夏节至,忽牓门受饷,数日中得米二千馀斛,他物称是,悉以代贫人输租。

思澄少勤学工文,爲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爲弗逮。

约郊居宅新构阁斋,因命工书人题此诗于壁。

傅昭尝请思澄制释奠诗,辞文典丽。

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勉举思澄、顾协、刘杳、王子云、锺屿等五人以应选。

八年乃书成,合七百卷。

思澄重交结,分书与诸宾朋校定,而终日造谒。

每宿昔作名一束,晓便命驾,朝贤无不悉狎,狎处即命食。

有人方之楼护,欣然当之。

投晚还家,所齎名必尽。

自廷尉正迁书侍御史。

宋、齐以来,此职甚轻,天监初始重其选。

车前依尚书二丞给三驺,执盛印青囊,旧事纠弹官印绶在前故也。

后除安西湘东王录事参军,兼东宫通事舍人。

时徐勉、周舍以才具当朝,并好思澄学,常递日招致之。

后卒于宣惠武陵王中录事参军。

文集十五卷。

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

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

如其不然,故当归逊。”

思澄意谓宜在己也。

子朗字世明,早有才思。

周舍每与谈,服其精理。

尝爲败冢赋,拟庄周马棰,其文甚工。

世人语曰:“人中爽爽有子朗。”

卒于国山令,年二十四。

集行于世。

王子云,太原人,及江夏费昶,并爲闾里才子。

昶善爲乐府,又作鼓吹曲。

武帝重之,敕曰:“才意新拔,有足嘉异。

昔郎恽博物,卞兰巧辞。

束帛之赐,实惟劝善。

可赐绢十匹。”

子云尝爲自吊文,甚美。

任孝恭字孝恭,临淮人也。

曾祖农夫,宋南豫州刺史。

农夫弟候伯,位辅国将军、行湘州事,并任将帅。

孝恭幼孤,事母以孝闻。

精力勤学,家贫无书,常崎岖从人假借,每读一遍,讽诵略无所遗。

外祖丘它与武帝有旧,帝闻其有才学,召入西省撰史。

初爲奉朝请,进直寿光省,爲司文侍郎,俄兼中书通事舍人。

敕遣制建陵寺刹下铭,又啓撰武帝集序文,并富丽。

自是专掌公家笔翰。

孝恭爲文敏速,若不留思,每奏称善,累赐金帛。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