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298页

四年,建平王景素据京城反,攸之复应朝廷,景素寻平。

时有台直合高道庆家在江陵,攸之初至州,道庆在家,牒其亲戚十馀人,求州从事西曹,攸之为用三人。

道庆大怒,自入州取教毁之而去。

道庆素便马,攸之与宴饮于听事前,合马槊,道庆槊中攸之马鞍,攸之怒索刃槊,道庆驰马而出。

还都说攸之反状,请三千人袭之。

朝议虑其事难济,高帝又保持不许。

杨运长等常相疑畏,乃与道庆密遣刺客齎废帝手诏,以金饼赐攸之,州府佐吏进其阶级。

时有象三头至江陵城北数里,攸之自出格杀之,忽有流矢集攸之马鄣泥,其后刺客事发。

废帝既殒,顺帝即位,加攸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齐高帝遣攸之子司徒左长史元琰齎废帝刳斮之具以示之,攸之曰:“吾甯为王淩死,不作贾充生。”

尚未得即起兵,乃上表称庆,并与齐高帝书推功。

攸之有素书十数行,常韬在两裆角,云是宋明帝与己约誓。

又皇太后使至,赐攸之烛十挺,割之得太后手令,曰“国家之事,一以委公”。

明日,遂举兵。

其妾崔氏、许氏谏曰:“官年已老,那不为百口作计。”

攸之指两裆角示之。

攸之素畜士马,资用丰积,至是战士十万,铁马三千。

将发江陵,使沙门释僧粲筮之,云:“不至都,当自郢州回还。”

意甚不悦。

初发江津,有气状如尘雾从西北来,正盖军上。

齐高帝遣f军西讨,攸之尽锐攻郢州,行事柳世隆屡破之。

升明二年,还向江陵,未至,城已为雍州刺史张敬儿所据,无所归,乃与第三子中书侍郎文和至华容之赏头林,投州吏家。

此吏尝为攸之所鞭,待攸之甚厚,不以往罚为怨,杀豚荐食。

既而村人欲取之,攸之于栎林与文和俱自经死,村人斩首送之都。

或割其腹,心有五窍。

征西主簿苟昭先以家财葬攸之。

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记忆。

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及攻郢城,夜尝风浪,米船沈没。

仓曹参军崔灵凤女先适柳世隆子,攸之正色谓曰:“当今军粮要急,而卿不以在意,由与城内婚姻邪。”

灵凤答曰:“乐广有言,下官岂以五男易一女。”

攸之欢然意解。

攸之招集才力之士,随郡人双泰真有干力,召不肯来。

攸之遣二十人被甲追之,泰真射杀数人,欲过家将母去,事迫不获,单身走入蛮。

追者既失之,录其母去。

泰真既失母,乃自归,攸之不罪,曰:“此孝子也。”

赐钱一万,转补队主,其抑情待士如此。

初,攸之贱时,与吴郡孙超之、全景文共乘一小船出都,三人共上引埭,有一人止而相之,曰:“君三人皆当至方伯。”

攸之曰:“岂有是事。”

相者曰:“不验,便是相书误耳。”

后攸之为郢、荆二州,超之广州刺史,景文南豫州刺史。

景文字弘达,齐永明中,卒于光禄大夫。

攸之初至郢州,有顺流之志,府主簿宗俨之劝攻郢城。

功曹臧寅以为攻守势异,非旬日所拔,若不时举,挫锐损威,攸之不从。

既败,诸将帅皆奔散,或呼寅俱亡。

寅曰:“我委质事人,岂可幸其成而责其败。”

乃投水死。

又仓曹参军金城边荣为府录事所辱,攸之为荣鞭杀录事。

攸之自江陵下,以荣为留府司马守城。

张敬儿将至,人或说之使诣敬儿降。

荣曰:“受沈公厚恩,一朝缓急,便改易本心,不能也。”

城败见敬儿,敬儿问曰:“边公何为同人作贼,不早来。”

荣曰:“沈荆州举义兵,匡社稷,身虽可灭,要是宋世忠臣。

天下尚有直言之士,不可谓之为贼。

身本不蕲生,何须见问。”

敬儿曰“死何难。”

命斩之,荣欢笑而去,容无异色。

泰山程邕之者,素依随荣,至是抱持荣谓敬儿曰:“君入人国,不闻仁惠之声,而先戮义士,三楚之人,甯蹈江、汉而死,岂肯与将军同日以生。”

敬儿曰:“求死甚易,何为不许。”

先杀邕之然后及荣,三军莫不垂泣,曰:“奈何一日杀二义士。”

比之臧洪及陈容。

废帝之殒,攸之欲起兵,问知星人葛珂之。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