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518页

梁南安侯方矩爲湘州刺史,以猛爲司马。

会武陵王纪举兵自汉江东下,方矩遣猛随都督陆法和进军拒之。

猛手禽纪父子三人,斩于鳎中,尽收其船舰器械。

以功封安山县伯。

进军抚定梁、益。

还迁司州刺史,进爵爲侯。

陈永定元年,周文育等败于沌口,爲王琳所获。

琳乘胜将事南中诸郡,遣猛与李孝钦等将兵攻豫章,进逼周迪。

军败,爲迪所执。

寻遁归王琳,琳败,还朝。

天嘉二年,授永阳太守。

太建中,以军功封富川县侯。

历散骑常侍,荆州刺史。

入爲左卫将军。

后主即位,爲南豫州刺史。

隋将韩擒之济江,猛在都下,第六子巡摄行州事,擒进军攻陷之,巡及家口并见执。

时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爲水军,于白下游弈,以御隋**兵。

后主知猛妻子在隋,惧有异志,欲使任忠代之,令萧摩诃徐喻毅,毅不悦。

摩诃以闻,后主重伤其意,乃止。

祯明三年,入隋。

论曰:梁氏云季,运属云雷,陈武帝杖旗扫难,经纶伊始,胡颖、徐度、杜棱、周铁武、程灵洗等,或感会风云,毕力驱驰之日,或擢自降附,乃赞兴王之始,咸得配享清庙,岂徒然哉。

沈恪行己之方,不践非义之迹,子隆持身之节,无失事人之道,仁矣乎钱道戢、骆文牙、孙瑒、徐世谱、周敷、荀朗、周炅、鲁悉达、广达、萧摩诃、任忠、樊毅等,所以获用当年,其道虽异,至于功名自立,亦各因时。

当金陵覆没,抑惟天数,然任忠与亡之义,无乃致亏,与夫萧、鲁所行,固不同日。

持此百心,而事二主,欲求取信,不亦难乎首领获全,亦爲幸也。

返回牋牋下一卷南史南史卷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八赵知礼蔡景历宗元饶韩子高华皎刘师知谢岐毛喜沈君理陆山才

赵知礼字齐旦,天水陇西人也。

父孝穆,梁候官令。

知礼涉猎文史,善书翰。

陈武帝之讨元景仲也,或荐之,引爲书记。

知礼爲文赡速,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率皆称旨。

由是恒侍左右,深被委任,当时计画,莫不预焉。

武帝征侯景,至白茅湾,上表于梁元帝及与王僧辩论军事,其文并知礼所制。

及景平,授中书侍郎,封始平县子。

陈受命,位散骑常侍、太府卿,权知领军事。

天嘉元年,进爵爲伯。

王琳平,授吴州刺史。

知礼沈静有谋谟,每军国大事,文帝辄令玺书问之。

再迁右将军,领前军将军。

卒,赠侍中,諡曰忠。

子元恭嗣。

蔡景历字茂世,济阳考城人也。

祖点,梁尚书左户侍郎。

父大同,轻车岳阳王记室参军。

景历少俊爽,有孝行,家贫好学,善尺牍,工草隶。

爲海阳令,政有能名。

在侯景中,与南康嗣王会理通,谋匡复,事泄被执,贼党王伟保护之,获免,因客游京口。

侯景平,陈武帝镇朱方,素闻其名,以书要之。

景历对使人答书,笔不停缀,文无所改。

帝得书,甚加钦赏,即日授征北府中记室参军,仍领记室。

衡阳献王昌爲吴兴太守,帝以乡里父老,尊卑有数,恐昌年少接对乖礼,乃遣景历辅之。

承圣中,还掌记室。

武帝将讨王僧辩,独与侯安都等数人谋之,景历弗之知。

部分既毕,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辞义感激,事皆称旨。

及受禅,迁秘书监、中书通事舍人,掌诏诰。

永定二年,坐妻弟受周宝安饷马,爲御史中丞沈炯所劾,降爲中书侍郎,舍人如故。

三年,武帝崩。

时外有强寇,文帝镇南皖,朝无重臣,宣后呼景历及江大权、杜棱定议,秘不发丧,疾召文帝。

景历躬共宦者及内人密营敛服,时既暑热,须营梓宫,恐斤斧之声闻外,乃以蜡爲秘器,文诏依旧宣行。

文帝即位,复爲秘书监,舍人如故。

以定策功,封新丰县子。

累迁散骑常侍。

文帝诛侯安都,景历劝成其事,以功迁太子左卫率,进爵爲侯,常侍、舍人如故。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