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276页

从之。

舍占对辩捷,尝居直庐,语及嗜好,裴子野言从来不尝食姜。

舍应声曰:“孔称不彻,裴乃不尝。”

一坐皆悦。

与人论谑,终日不绝,而竟不言漏泄机事,f尤服之。

性俭素,衣服器用,居处床席,如布衣之贫者。

每入官府,虽广厦华堂,闺阁重邃,舍居之则尘埃满积。

以荻为障,坏亦不修。

历侍中、太子詹事。

普通五年,南津校尉郭祖深获始兴相白涡书,饷舍衣履及婢,以闻,坐免官。

以右骁骑将军知詹事。

卒。

上临哭哀动左右,追赠侍中、护军将军,諡曰简子。

初,帝锐意中原,群臣咸言不可,唯舍赞成之。

普通中,累献捷,帝思其功,下诏述其德美。

以为“往者南司白涡之劾,恐外议谓朕有私,致此黜免。

追愧若人一介之善,外可量加褒异,以旌善人”。

舍集二十卷。

二子弘义、弘信,弟子弘正。

弘正字思行。

父宝始,梁司徒祭酒。

弘正幼孤,及弟弘让、弘直俱为伯父舍所养。

年十岁,通老子、周易。

舍每与谈论,辄异之,曰:“观汝清理警发,后世知名,当出吾右。”

河东裴子野深相赏纳,请以女妻之。

十五,召补国子生,仍于国学讲易,诸生传习其义。

以季春入学,孟冬应举,学司以日浅不许。

博士到洽曰:“周郎弱冠讲经,岂俟策试”

普通中,初置司文义郎,直寿光省,以弘正为司义侍郎。

弘正丑而不陋,吃而能谈,俳谐似优,刚肠似直,善玄理,为当世所宗。

藏法师于开善寺讲说,门徒数百,弘正年少,未知名,着红褌,锦绞髻,踞门而听,f人蔑之,弗谴也。

既而乘间进难,举坐尽倾,法师疑非世人,觇知,大相赏狎。

刘显将之寻阳,朝贤毕祖道,显县帛十匹,约曰:“险衣来者以赏之。”

f人竞改常服,不过长短之间。

显曰:“将有甚于此矣。”

既而弘正绿丝布裤,绣假种,轩昂而至,折标取帛。

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薨,其嗣华容公不得立,乃以晋安王纲为皇太子。

弘正奏记,请“抗目夷上仁之义,执子臧大贤之节”。

其抗直守正如此。

常自称有才无相,仆射徐勉掌选,以其陋不堪为尚书郎,乃献书于勉,其言甚切。

稍迁国子博士。

学中有宋元凶讲孝经碑,历代不改,弘正始到官,即表刊除。

时于城西立士林馆,弘正居以讲授,听者倾朝野焉。

弘正s周易疑义凡五十条,又请释乾坤二系,复诏答之。

后为平西邵陵王府谘议参军,有罪应流徙,敕以赐干陀利国。

未去,寄系尚方。

于狱上武帝讲武诗,降敕原罪,仍复本位。

弘正博物,知玄象,善占候。

大同末,尝谓弟弘让曰:“国家阨在数年,当有兵起,吾与汝不知何所逃之。”

及武帝纳侯景,弘正谓弘让曰:“乱阶此矣。”

台城陷,弘正谄附王伟,又与周石珍合族,避景讳,改姓姬氏,拜太常。

景将篡之际,使掌礼仪。

及王僧辩东讨,元帝谓僧辩曰:“王师近次,朝士孰当先来”王僧辩曰:“其周弘正乎。

弘正智不后机,体能济胜,无妻子之顾,有独决之明,其馀碌碌不逮也。”

俄而前部传云弘正至,僧辩飞骑迎之。

及见,欢甚,曰:“吾固知王僧达非后机者,公可坐吾膝上。”

对曰:“可谓进而若将加诸膝,老夫何足以当。”

僧辩即日s元帝,元帝手书与弘正,仍遣使迎之,谓朝士曰:“晋氏平吴,喜获二陆,今我讨贼,亦得两周。”

及至,礼数甚优,朝臣无比。

授黄门侍郎,直侍中省。

俄迁左户尚书,加散骑常侍。

夏月着犊鼻褌,衣朱衣,为有司所弹。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