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405页
吏一呼门,动为人蠹。
又出丁之处,远近不一,比得齐集,已妨蚕农。
去年称为丰岁,公私未能足食,如复今兹失业,虑恐为弊更深。
且草窃多伺候人间虚实,若善人从役,则抄盗弥增。
吴兴未受其益,内地已离其弊。
不审可得权停此功,待优实以不”武帝优诏以喻焉。
太子孝谨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
东宫虽燕居内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台。
宿被召当入,危坐达旦。
三年三月,游后池,乘雕文舸摘芙蓉。
姬人荡舟,没溺而得出,因动股,恐贻帝忧,深诫不言,以寝疾闻。
武帝敕看问,辄自力手书s。
及稍笃,左右欲s闻,犹不许,曰:“云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恶。”
因便呜咽。
四月乙巳,暴恶,驰s武帝,比至已薨,时年三十一。
帝临哭尽哀,诏敛以衮冕,諡曰昭明。
五月庚寅,葬安宁陵,诏司徒左长史王筠为哀册文。
朝野惋愕,都下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
四方甿庶及疆徼之人,闻丧皆哀恸。
太子性仁恕,见在宫禁防捉荆子者,问之,云以清道驱人。
太子恐复致痛,使捉手板代之。
频食中得蝇虫之属,密置柈边,恐厨人获罪,不令人知。
又见后合小儿摊戏,后属有狱牒摊者法,士人结流徒,庶人结徒。
太子曰:“私钱自戏,不犯公物,此科太重。”
令注刑止三岁,士人免官。
狱牒应死者必降长徒,自此以下莫不减半。
所着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卷,五言诗之善者为英华集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薨后,长子东中郎将南徐州刺史华容公欢封豫章郡王,次子枝江公誉封河东郡王,曲江公察封岳阳郡王,譬封武昌郡王,鉴封义阳郡王,各二千户。
女悉同正主。
蔡妃供侍一同常仪,唯别立金华宫为异。
帝既废嫡立庶,海内噂誻,故各封诸子大郡以慰其心。
岳阳王察流涕受拜,累日不食。
初,丁贵嫔薨,太子遣人求得善墓地,将斩草,有卖地者因阉人俞三副求巿,若得三百万,许以百万与之。
三副密s武帝,言太子所得地不如今所得地于帝吉,帝末年多忌,便命巿之。
葬毕,有道士善图墓,云“地不利长子,若厌伏或可申延。”
乃为蜡鹅及诸物埋墓侧长子位。
有宫监鲍邈之、魏雅者,二人初并为太子所爱,邈之晚见疏于雅,密s武帝云:“雅为太子厌祷。”
帝密遣检掘,果得鹅等物。
大惊,将穷其事。
徐勉固谏得止,于是唯诛道士,由是太子迄终以此惭慨,故其嗣不立。
后邵陵王临丹阳郡,因邈之与乡人争婢,议以为诱略之罪牒宫,简文追感太子冤,挥泪诛之。
邈之兄子僧隆为宫直,前未知邈之侄,即日驱出。
先是人间谣曰:“鹿子开城门,城门鹿子开,当开复未开,使我心徘徊。
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
鹿子开者,反语为来子哭,云帝哭也。
欢前为南徐州,太子果薨,遣中书舍人臧厥追欢于崇正殿解发临哭。
欢既嫡孙,次应嗣位,而迟疑未决。
帝既新有天下,恐不可以少主主大业,又以心衔故,意在晋安王,犹豫自四月上旬至五月二十一日方决。
欢止封豫章王还任。
往谣言“心徘徊”者,未定也。
“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复还徐方之象也。
欢字孟孙,位云麾将军、江州刺史。
薨,諡安王。
子栋嗣。
栋字元吉。
及简文见废,侯景奉以为主。
栋方与妃张氏锄葵,而法驾奄至,栋惊不知所为,泣而升辇。
及即位,升武德殿,欻有回风从地涌起,翻飞华盖,径出端门,时人知其不终。
于是年号天正,追尊昭明太子曰昭明皇帝,安王为安皇帝,金华敬妃蔡氏为敬皇后,太妃王氏为皇太后,妃为皇后。
未几,行禅让礼,栋封淮阴王,及二弟桥、樛,并锁于密室。
景败走,兄弟相扶出,逢杜崱于道,崱去其锁。
弟曰:“今日免横死矣。”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