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440页
帝曰:“智者乃尔暗同,卿明早将休文更来。”
云出语约,约曰:“卿必待我。”
云许诺。
而约先期入,帝令草其事。
约乃出怀中诏书并诸选置,帝初无所改。
俄而云自外来,至殿门不得入,徘徊寿光合外,但云“咄咄”。
约出,云问曰:“何以见处”约举手向左,云笑曰:“不乖所望。”
有顷,帝召云谓曰:“生平与沈休文群居,不觉有异人处,今日才智纵横,可谓明识。”
云曰:“公今知约,不异约今知公。”
帝曰:“我起兵于今三年矣,功臣诸将实有其劳,然成帝业者乃卿二人也。”
梁台建,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兼右仆射。
及受禅,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
又拜约母谢为建昌国太夫人。
奉策之日,吏部尚书范云等二十馀人咸来致拜,朝野以为荣。
俄迁左仆射。
天监二年,遭母忧,舆驾亲出临吊,以约年衰,不宜致毁,遣中书舍人断客节哭。
起为镇军将军、丹阳尹,置佐史。
服阕,迁侍中、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奏尚书八条事。
迁尚书令,累表陈让,改授左仆射,领中书令。
寻迁尚书令,领太子少傅。
九年,转左光禄大夫。
初,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
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
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欲谢事,求归老之秩。
勉为言于帝,请三司之仪,弗许,但加鼓吹而已。
约性不饮酒,少嗜欲,虽时遇隆重,而居处俭素。
立宅东田,瞩望郊阜,常为郊居赋以序其事。
寻加特进,迁中军将军、丹阳尹,侍中、特进如故。
十二年卒官,年七十三,諡曰隐。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聪明过人,好坟籍,聚书至二万卷,都下无比。
少孤贫,约干宗党得米数百斛,为宗人所侮,覆米而去。
及贵不以为憾,用为郡部传。
尝侍宴,有妓婢师是齐文惠宫人,帝问识座中客不曰:“唯识沈家令。”
约伏地流涕,帝亦悲焉,为之罢酒。
约历仕三代,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
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约兼而有之,然不能过也。
自负高才,昧于荣利,乘时射势,颇累清谈。
及居端揆,稍弘止足,每进一官,辄殷勤请退,而终不能去,论者方之山涛。
用事十馀年,未常有所荐达,政之得失,唯唯而已。
初,武帝有憾于张稷,及卒,因与约言之。
约曰:“左仆射出作边州刺史,已往之事,何足复论。”
帝以为约昏家相为,怒约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乃辇归内殿。
约惧,不觉帝起,犹坐如初。
及还,未至床,凭空顿于户下,因病。
梦齐和帝剑断其舌,召巫视之,巫言如梦。
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称禅代之事,不由己出。
先此,约尝侍宴,会豫州献栗,径寸半。
帝奇之,问栗事多少,与约各疏所忆,少帝三事。
约出谓人曰:“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
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
及疾,上遣主书黄穆之专知省视,穆之夕还,增损不即s闻,惧罪,窃以赤章事因上省医徐奘以闻,又积前失。
帝大怒,中使谴责者数焉,约惧遂卒。
有司諡曰“文”,帝曰“怀情不尽曰隐”,故改为隐。
约少时常以晋氏一代竟无全书,年二十许,便有撰述之意。
宋泰始初,征西将军蔡兴宗为s,明帝有敕许焉。
自此踰二十年,所撰之书方就,凡一百馀卷。
条流虽举,而采缀未周。
永明初遇盗,失第五帙。
又齐建元四年被敕撰国史,永明二年又兼着作郎,撰次起居注。
五年春又被敕撰宋书,六年二月毕功,表上之。
其所撰国史为齐纪二十卷。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