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549页
汝南周弘正常称之曰:“沈生可谓意圣人乎。”
着五礼仪一百卷,文集十四卷。
子志道字崇基,少知名,位安东新蔡王记室参军。
陈亡入隋,卒。
王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阳人也。
祖道实,齐晋安郡守。
父玮,梁武陵王府中记室参军。
元规八岁而孤。
兄弟三人,随母依舅氏往临海郡,时年十二。
郡土豪刘瑱者,资财巨万,欲妻以女。
母以其兄弟幼弱,欲结强援,元规泣请曰:“因不失亲,古人所重,岂得苟安异壤,辄昏非类。”
母感其言而止。
元规性孝,事母甚谨,晨昏未尝离左右。
梁时山阴县有暴水,流漂居宅,元规唯有一小船,仓卒引其母妹并姑侄入船,元规自执烜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于树杪。
及水退,俱获全,时人称其至行。
少从吴兴沈文阿受业,十八,通春秋左氏、孝经、论语、丧服。
仕梁位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
陈天嘉中,为镇东鄱阳王府记室参军,领国子助教。
后主在东宫,引为学士,就受礼记、左传、丧服等义。
迁国子祭酒。
新安王伯固尝因入宫,适会元规将讲,乃s请执经,时论荣之。
俄除尚书祠部郎。
自梁代诸儒相传为左氏学者,皆以贾逵、服虔之义难驳杜预,凡一百八十条。
元规引证通析,无复疑滞。
每国家议吉凶大礼,常参预焉。
后为南平王府限内参军。
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
陈亡入隋,卒于秦王府东合祭酒。
元规着春秋发题辞及义记十一卷,续经典大义十四卷,孝经义记两卷,左传音三卷,礼记音两卷。
子大业,聪敏知名。
时有吴郡陆庆,少好学,遍通五经,尤明春秋左氏传,节操甚高。
仕梁为娄令。
陈天嘉初,征为通直散骑侍郎,不就。
永阳王为吴郡太守,闻其名,欲与相见,庆辞以疾。
时宗人陆荣为郡五官掾,庆尝诣焉,王乃微服往荣宅,穿壁以观之。
王谓荣曰:“观陆庆风神凝峻,殆不可测,严君平、郑子真何以尚兹。”
鄱阳、晋安王俱以记室征,不就。
乃筑室屏居,以禅诵为事,由是传经受业者盖鲜焉。
论曰:语云:“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
是以邹缨齐紫,且以移俗,况禄在其中,可无尚欤。
当天监之际,时主方崇儒业,如崔、严、何、伏之徒,前后互见升宠,于时四方学者,靡然向风,斯亦曩时之盛也。
自梁迄陈,年且数十,虽时经屯詖,郊生戎马,而风流不替,岂俗化之移人乎。
古人称上德若风,下应犹草,美矣,岂斯之谓也。
南史南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
文学
丘灵鞠檀超卞彬丘巨源王智深崔慰祖祖冲之贾希镜袁峻刘昭锺嵘周兴嗣吴均刘勰何思澄任孝恭顔协纪少瑜杜之伟顔晃岑之敬何之元徐伯阳张正见阮卓
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孔子曰:“焕乎其有文章。”
自汉以来,辞人代有,大则宪章典诰,小则申抒性灵。
至于经礼乐而纬国家,通古今而述美恶,非斯则莫可也。
是以哲王在上,咸所敦悦。
故云“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自中原沸腾,五马南度,缀文之士,无乏于时。
降及梁朝,其流弥盛。
盖由时主儒雅,笃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焕乎俱集。
于时武帝每所临幸,辄命群臣赋诗,其文之善者赐以金帛。
是以缙绅之士,咸知自励。
至有陈受命,运接乱离,虽加奖励,而向时之风流息矣。
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悴。”
岂金陵之数将终三百年乎不然,何至是也。
宋史不立文学传,齐、梁皆有其目。
今缀而序之,以备此篇云尔。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