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359页

琼簪玉笏,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

宜察朝士有柴车蓬馆,高以殊等,驰禽荒色,长违清编,则调风变俗,不俟终日。”

又曰:“宪律之重,由来尚矣。

实宜清置廷尉,茂简三官。

汉来习律有家,子孙并传其业。

今廷尉律生,乃令史门户,刑之不厝,抑此之由。”

又曰:“案前汉编户千万,太乐伶官方八百二十九人,孔光等奏罢不合经法者四百四十一人,正乐定员唯置三百八十八人。

今户口不能百万,而太乐雅郑,元徽时校试千有馀人,后堂杂伎不在其数。

糜费力役,伤败风俗。

今欲拨邪归道,莫若罢杂伎,王庭唯置锺篽羽戚登歌而已。”

上诏报答。

后为青、冀二州刺史,在政清勤,而谦卑下士,言议未尝及时事,上更以敬重之。

未几卒,上深加叹惜。

祖思叔父景真,位平昌太守,有惠政,常悬一蒲鞭而未尝用。

去任之日,土人思之为立祠。

子元祖有学行,好属文,仕至射声校尉。

武帝取为延昌主帅。

从驾至何美人墓,上为悼亡诗,特诏元祖使和,称以为善。

永明九年,魏使李道固及蒋少游至。

元祖言臣甥少游有班、倕之功,今来必令模写宫掖,未可令反。

上不从。

少游果图画而归。

元祖历位骁骑将军,出为东海太守。

上每思之,时节恒赐手敕,赏赐有加。

时青州刺史张冲s:“淮北频岁不熟,今秋始稔。

此境邻接戎寇,弥须沃实,乞权断谷过淮南。”

而徐、兖、豫、司诸州又各私断谷米,不听出境,自是江北荒俭,有流亡之弊。

元祖乃上书,谓宜丰俭均之。

书奏见从。

祖思宗人文仲,位徐州刺史,封建阳县子,在政为百姓所惧。

除黄门侍郎,领越骑校尉,徙封随县。

尝献高帝缠须绳一枚,上纳受。

后卒于汝阴太守,赠徐州刺史,諡襄子。

苏侃字休烈,武邑人也。

祖护,本郡太守。

父端,州中从事。

侃涉猎书传,薛安都反,引侃为其府参军,使掌书记。

侃自拔南归,齐高帝在淮上,便自委结。

高帝镇淮阴,取为冠军录事参军。

时高帝在兵久见疑,乃作塞客吟以喻志曰:宝纬紊宗,神经淡序,德晦河、晋,历宣江、楚。

云雷兆壮,天山繇武。

直发指秦关,凝精越汉渚。

秋风起,塞草衰,鵰鸿思,边马悲。

平原千里顾,但见转蓬飞。

星严海净,月澈河明,清晖映幕,素液凝庭。

金笳夜厉,羽j晨征。

斡晴潭而怅泗,枻松洲而悼情。

兰涵风而写艳,菊笼泉而散英。

曲绕首燕之叹,吹轸绝越之声。

欷园琴之孤弄,想庭藿之馀馨。

青关望断,白日西斜,恬源靓雾,垄首晖霞。

戒旋鷁,跃还波。

情绵绵而方远,思褭褭而遂多。

粤击秦中之筑,因为塞上之歌。

歌曰:朝发兮江泉,日夕兮陵山。

惊飙兮瀄汨,淮流兮潺湲。

胡埃兮云聚,楚旆兮星悬。

愁墉兮思宇,恻怆兮何言。

定寰中之逸鉴,审雕陵之迷泉。

悟樊笼之或累,怅遐心以栖玄。

侃达高帝此旨,更自勤厉,遂见委以府事,深被知待。

桂阳之难,帝以侃为平南录事,领军主,从顿新亭,使分金银赋赐将士。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