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365页

武帝第三子庐陵王子卿为南豫州刺史,帝称其小名谓司徒竟陵王子良曰:“乌熊痴如熊,不得天下第一人为行事,无以压一州。”

既而曰:“吾思得人矣。”

乃使慧晓为长史、行事。

别帝,问曰:“卿何以辅持庐陵”答曰:“静以修身,俭以养性。

静则人不扰,俭则人不烦。”

上大悦。

后为司徒右长史。

时陈郡谢朏为左长史,府公竟陵王子良谓王融曰:“我府前世谁比”融曰:“明公二上佐,天下英奇,古来少见其比。”

子良西邸抄书,令慧晓参知其事。

寻迁西阳王征虏、巴陵王后军、临汝公辅国三府长史,行府州事。

复为西阳王左军长史,领会稽郡丞,行郡事。

隆昌元年,徙为晋熙王冠军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

慧晓历辅五政,立身清肃,僚佐以下造诣,必起送之。

或谓慧晓曰:“长史贵重,不宜妄自谦屈。”

答曰:“我性恶人无礼,不容不以礼处人。”

未尝卿士大夫,或问其故,慧晓曰:“贵人不可卿,而贱者乃可卿,人生何容立轻重于怀抱。”

终身常呼人位。

建武初,除西中郎长史,行事、内史如故。

俄征黄门郎,未拜,迁吏部郎。

尚书令王晏选门生补内外要局,慧晓为用数人而止。

晏恨之。

送女妓一人,欲与申好,慧晓不纳。

吏曹都令史历政来谘执选事,慧晓任己独行,未尝与语。

帝遣主书单景隽谓曰:“都令史谙悉旧贯,可共参怀。”

慧晓谓景隽曰:“六十之年,不复能谘都令史为吏部郎也。

上若谓身不堪,便当拂衣而退。”

帝甚惮之。

后欲用为侍中,以形短小乃止。

出为晋安王镇北司马、征北长史、东海太守,行府州事。

入为五兵尚书,行扬州事。

崔慧景事平,领右军将军。

出监南徐州。

朝议又欲以为侍中,王亮曰:“济、河须人,今且就朝廷借之,以镇南兖州。”

王莹、王志皆曰:“侍中弥须英华,方镇犹应有选者。”

亮曰:“角其二者,则貂璫缓,拒寇切。

当今朝廷甚弱,宜从切者。”

乃以为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加督。

至镇,俄尔以疾归。

卒,赠太常。

三子:僚、任、倕并有美名,时人谓之三陆。

初授慧晓兖州,三子依次第各作一让表,辞并雅丽,时人叹伏。

僚学涉子史,长于微言。

美姿容,须眉如画。

位西昌侯长史、蜀郡太守。

倕字佐公,少勤学,善属文。

于宅内起两茅屋,杜绝往来,昼夜读书,如此者数岁。

所读一遍,必诵于口。

尝借人汉书,失五行志四卷,乃暗写还之,略无遗脱。

幼为外祖张岱所异。

岱尝谓诸子曰:“此儿,汝家阳元也。”

十七,举本州秀才。

刺史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延英俊,倕预焉。

梁天监初,为右军安成王主簿,与乐安任昉友,为感知己赋以赠昉,昉因此名以报之。

及昉为中丞,簪裾辐凑,预其燕者,殷芸、到溉、刘苞、刘孺、刘显、刘孝绰及倕而已,号曰“龙门之游。”

虽贵公子孙不得预也。

迁临川王东曹掾。

梁武帝雅爱倕才,乃敕撰新漏刻铭,其文甚美。

迁太子中舍人,又诏为石阙铭,敕褒美之,赐绢三十匹。

累迁太常卿,卒。

子缵早慧,七岁通经,为童子郎,卒。

次缅,有似于倕,一看殆不能别。

缮字士繻,倕兄子也。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