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476页

后为国子祭酒。

孝克每侍宴,无所食噉,至席散,当其前膳羞损减。

帝密记以问中书舍人管斌,斌自是伺之,见孝克取珍果纳绅带中。

斌当时莫识其意,后寻访,方知其以遗母。

斌以s,宣帝嗟叹良久,乃敕自今宴享,孝克前馔,并遣将还,以饷其母。

时论美之。

至德中,皇太子入学释奠,百司陪列。

孝克发孝经题,后主诏皇太子北面致敬。

祯明元年,入为都官尚书。

自晋以来,尚书官僚,皆携家属居省。

省在台城内下舍门中,有阁道东西跨路,通于朝堂。

其第一即都官省,西抵阁道,年代久远,多有鬼怪。

每夜昏之际,无故有声光,或见人着衣冠从井中出,须臾复没;或闸合自然开闭。

居多死亡,尚书周确卒于此省。

孝克代确,便即居之,经两载,祅变皆息,时人咸以为贞正所致。

孝克性清素,好施惠,故不免饥寒。

后主敕以石头津税给之,孝克悉用设斋写经,随尽。

二年,为散骑常侍,侍东宫。

陈亡,随例入长安。

家道壁立,所生母患,欲粳米为粥,不能常办。

母亡后,孝克遂常噉麦,有遗粳米者,孝克对而悲泣,终身不复食焉。

开皇十二年,长安疾疫,隋文帝闻其名行,召令于尚书都堂讲金刚般若经。

寻授国子博士,后侍东宫,讲礼传。

十九年,以疾卒,年七十三。

临终政坐念佛,室内有非常香气,邻里皆惊异之。

子万载,位太子洗马。

鲍泉字润岳,东海人也。

父几字景玄,家贫,以母老诣吏部尚书王亮干禄,亮一见嗟赏,举为舂陵令。

后为明山宾所荐,为太常丞。

以外兄傅昭为太常,依制缌服不得相临,改为尚书郎,终于湘东王谘议参军。

泉美须髯,善举止,身长八尺,性甚警悟。

博涉史传,兼有文笔。

少事元帝为国常侍,早见擢任,谓曰:“我文之外无出卿者。”

后为通直侍郎。

常乘高幰车,从数十左右,伞盖服玩甚精。

道逢国子祭酒王承,承疑非旧贵,遣访之,泉从者答曰“鲍通直”。

承怪焉,复欲辱之,遣逼车问:“鲍通直复是何许人,而得如此”都下少年遂为口实,见尚豪华人,相戏曰“鲍通直复是何许人,而得如此”,以为笑谑。

及元帝承制,累迁至信州刺史。

方等之败,元帝大怒,泉与王僧辩讨之。

僧辩曰:“计将安出”泉曰:“事等沃雪,何所多虑。”

僧辩曰:“君言文士常谈耳,河东少有武干,非精兵一万不可以往。

竟陵甲卒不久当至,犹可重申。

欲与卿入言之。”

泉许诺,及僧辩如向言,泉默然不继。

元帝大怒,于是械系僧辩,时人比泉为郦寄。

泉既专征长沙,久而不克。

元帝乃数泉二十罪,为书责之曰:“面如冠玉,还疑木偶,须似猬毛,徒劳绕喙。”

乃从狱中起王僧辩代泉为都督,使舍人罗重欢领斋仗三百人与僧辩往。

乃至长沙,遣通泉曰:“罗舍人被令送王竟陵来。”

泉愕然,顾左右曰:“得王竟陵助我经略,贼不足平矣。”

乃拂席坐而待之。

僧辩入,乃背泉而坐曰:“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

命重欢出令示泉,锁之床下。

泉t色自若,了无惧容,曰:“稽缓王师,罪乃甘分,但恐后人更思鲍泉之愦愦耳。”

僧辩色甚不平,泉乃s陈淹迟之罪。

元帝寻复其任,令与僧辩等东逼邵陵王于郢州。

郢州平,元帝以世子方诸为刺史,泉为长史,行州府事。

方诸见泉和弱,每有谘陈未尝用,使泉伏床骑背为马,书其衣作其姓名,由是州府尽相欺。

侯景密遣将宋子仙、任约袭之。

方诸与泉不恤军政,唯蒱酒自乐,云“贼何由得至”。

既而传告者f,始命阖门。

城陷,贼执方诸及泉送之景所。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