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53页

宋台建,为右卫将军,加侍中。

武帝闻咸阳沦没,欲复北伐,晦谏以士马疲怠,乃止。

于是登城北望,慨然不悦,乃命群僚诵诗,晦咏王粲诗曰:“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帝流涕不自胜。

及帝受命,于石头登坛,备法驾入宫,晦领游军为警。

加中领军,封武昌县公。

永初二年,坐行玺封镇西司马南郡太守王华,而误封北海太守球,板免晦侍中。

寻转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依晋中军羊祜故事,入直殿省,总统宿卫。

及帝不豫,给班剑二十人,与徐羡之、傅亮、檀道济并侍医药。

少帝即位,加中书令,与徐、傅辅政。

及少帝废,徐羡之以晦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加都督,欲令居外为援。

虑文帝至,或别用人,故遽有此授。

精兵旧将,悉以配之。

文帝即位,晦虑不得去,甚忧惶。

及发新亭,顾石头城喜曰:“今得脱矣。”

进封建平郡公,固让。

又给鼓吹一部。

至江陵,深结侍中王华,冀以免祸。

二女当配彭城王义康、新野侯义宾。

元嘉二年,遣妻及长子世休送女还都。

先是,景平中,魏师攻取河南,至是欲诛羡之等并讨晦,声言北行,又言拜京陵,装舟舰。

傅亮与晦书,言“薄伐河朔,事犹未已,朝野之虑,忧惧者多”。

又言“当遣外监万幼宗往“。

时朝廷处分异常,其谋颇泄。

三年正月,晦弟黄门侍郎嚼驰使告晦,晦犹谓不然,呼谘议参军何承天示以亮书曰:“计幼宗一二日必至,傅公虑我好事,故先遣此书。”

承天曰:“外间所闻,咸谓西讨已定,幼宗岂有上理”晦尚谓虚,使承天豫立答诏s草,北行宜须明年。

江夏内史程道慧得寻阳人书,言其事已审,使示晦。

晦问计于承天,对曰:“蒙将军殊顾,常思报德,事变至矣,何敢隐情。

然明日戒严,动用军法,区区所怀,惧不得尽。”

晦惧曰:“卿岂欲我自裁哉”承天曰:“尚未至此,其在境外。”

晦曰:“荆州用武之地,兵粮易给。

聊且决战,走复何晚。

吾不爱死,负先帝之顾,如何”又谓承天曰:“幼宗尚未至,若后二三日无消息,便是不复来邪”承天曰:“程说其事已判,岂容复疑。”

晦欲焚南蛮兵籍,率见力决战。

土人多劝发兵。

晦问诸将:“战士三千足守城乎”南蛮司马周超曰:“非徒守城;若有外寇,亦可立勋。”

司马庾登之请解司马、南郡以授之,晦即命超为司马,转登之为长史。

文帝诛羡之等及晦子世休,收嚼、嚼子世平、兄子绍等。

晦知讫,先举羡之、亮哀,次发子弟凶问。

既而自出射堂,集得精兵三万人,乃奉表,言“臣等若志欲专权,不顾国典,便当辅翼幼主,孤背天日,岂得沿流二千,虚馆三月,奉迎銮驾,以遵下武。

故庐陵王于营阳之世,屡彼猜嫌,积怨犯上,自贻非命。

不有所废,将何以兴,耿弇不以贼遗君父,臣亦何负于宋室邪。”

又言“羡之、亮无罪见诛,王弘兄弟轻躁昧进,王华猜忌忍害”。

帝时已戒严,尚书符荆州暴其罪状。

晦率f二万发自江陵,舟舰列自江津至于破冢,旗旌相照。

叹曰:“恨不得以此为勤王之师。”

移檄建邺,言王弘、昙首、王华等罪。

又上表陈情。

初,晦与徐、傅谋为自全计:晦据上流,檀镇广陵,各有强兵,足制朝廷;羡之、亮于中知权,可得持久。

及帝将行,召檀道济委之以f。

晦始谓道济不全,及闻其来,大f皆溃。

晦得小船还江陵。

初,雍州刺史刘粹遣弟竟陵太守道济与台军主沈敞之袭江陵,至沙桥,周超大破之。

俄而晦至江陵,无他处分,唯愧谢周超而已。

超其夜诣到彦之降,晦乃携弟遯兄子世基等七骑北走。

遯肥不能骑马,晦每待不得速。

至安陆延头,晦故吏戍主光顺之槛送建邺。

于路作悲人道以自哀。

周超既降,到彦之以参府事。

刘粹遣告彦之,沙桥之事,败由周超。

彦之乃执与晦等并伏诛。

世基,绚之子也。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