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543页
师保既无其服,则此慈母亦无服矣。
内则云:择于诸母与可者,使为子师。
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
此其明文。
此言择诸母,是择人而为此三母,非谓择取兄弟之母也。
何以知之若是兄弟之母其先有子者,则是长妾。
长妾之礼,实有殊加,何容次妾生子,乃退成保母,斯不可也。
又有多兄弟之人,于义或可;若始生之子,便应三母俱阙邪由是推之,内则所言诸母,是谓三母,非兄弟之母明矣。
子游所问,自是师保之慈母,非三年小功之慈母也。
故夫子得有此对,岂非师保之慈母无服之证乎郑玄不辨三慈,混为训释,引彼无服,以注慈己,后人致谬,实此之由。
经言君子子者,此虽起于大夫,明大夫犹尔,自斯以上,弥应不异。
故传云君子子者,贵人之子也。
总言曰贵,无所不包。
经传互文,交相显发,则知慈加之义,通乎大夫以上矣。
宋代此科,不乖礼意,便加除削,良是所疑。”
于是筠等请依制改定嫡妻之子,母没为父妾所养,服之五月,贵贱并同,以为永制。
后为尚书左丞,卒于始兴内史。
子寿传父业,明三礼,位尚书祠部郎,曲阿令。
卞华字昭岳,济阴宛句人,晋骠骑将军壼六世孙也。
父伦之,齐给事中。
华幼孤贫好学,年十四,召补国子生,通周易。
及长,遍习五经,与平原明山宾、会稽贺瑒同业友善。
梁天
※※※
第104节
监中,为安成王功曹参军,兼五经博士,聚徒教授。
华博涉有机辩,说经析理,为当时之冠。
江左以来,锺律绝学,至华乃通焉。
位尚书仪曹郎,吴令,卒。
崔灵恩,清河东武城人也。
少笃学,遍习五经,尤精三礼、三传。
仕魏为太常博士。
天监十三年归梁,累迁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
灵恩聚徒讲授,听者常数百人。
性拙朴,无风采,及解经析理,甚有精致,都下旧儒咸称重之。
助教孔佥尤好其学。
灵恩先习左传服解,不为江东所行,乃改说杜义。
每文句常申服以难杜,遂着左氏条义以明之。
时助教虞僧诞又精杜学,因作申杜难服以答灵恩,世并传焉。
僧诞会稽余姚人,以左氏教授,听者亦数百人。
该通义例,当世莫及。
先是儒者论天,互执浑盖二义,论盖不合浑,论浑不合盖。
灵恩立义,以浑盖为一焉。
出为长沙内史,还除国子博士,讲f尤盛。
又出为桂州刺史,卒官。
灵恩集注毛诗二十二卷,集注周礼四十卷,制三礼义宗三十卷,左氏经传义二十二卷,左氏条例十卷,公羊、谷梁文句义十卷。
孔佥,会稽山阴人,少师事何胤,通五经,尤明三礼、孝经、论语。
讲说并数十遍,生徒亦数百人。
三为五经博士,后为海盐、山阴二县令。
佥儒者不长政术,在县无绩。
太清乱,卒于家。
子淑玄,颇涉文学,官至太学博士。
佥兄子元素又善三礼,有盛名,早卒。
卢广,范阳涿人,自云晋司空从事中郎谌之后也。
少明经,有儒术。
天监中归梁,位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
遍讲五经。
时北来人儒学者有崔灵恩、孙详、蒋显并聚徒讲说,而音辞鄙拙;唯广言论清雅,不类北人。
仆射徐勉兼通经术,深相赏好。
后为寻阳太守、武陵王长史,卒官。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