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491页
初,昙朗未质于齐,生子方泰、方庆;及将适齐,以二妾自随,在北又生二子方华、方旷,亦同得还。
方泰少粗犷,与诸恶少年群聚,游逸无度,文帝以南康王故,特宽宥之。
天嘉二年,以为南康王世子。
及闻昙朗薨,于是袭爵南康王。
太建四年,为都督、广州刺史。
为政残暴,为有司奏免。
六年,授豫章内史,在郡不修政事。
秩满之际,屡放部曲为劫,又纵火延烧邑居,因行暴掠,驱录富人,徵求财贿。
代至,又淹留不还。
至都,以为宗正卿。
未拜,为御史中丞宗元饶所劾,免官,以王还第。
十一年,起为甯远将军,直殿省。
寻加散骑常侍。
其年八月,宣帝幸大壮观,因大阅武。
命都督任忠领步骑十万,阵于玄武湖,都督陈景领楼舰五百出于瓜步江。
上登玄武门观,宴群臣以观之。
因幸乐游苑,设丝竹会。
仍重幸大壮观,集f军,振旅而还。
时方泰当从,s称所生母疾,不行。
因与亡命杨锺期等二十人微行往人间,淫淳于岑妻,为州长流所录。
又率人仗抗拒,伤损禁司,为有司所奏。
上大怒,下方泰狱。
方泰初承行淫,不承拒格禁司。
上曰:“不承则上测。”
方泰乃投列承引。
于是兼御史中丞徐君整奏请解方泰所居官,下宗正削爵土,上可其奏。
祯明初,为侍中。
陈亡,与后主俱入长安。
隋大业中,为掖县令。
方庆少清警,涉猎书传。
及长有干略。
天嘉中,封临汝县侯。
至德二年,累迁智武将军、武州刺史。
初,广州刺史马靖久居岭表,大得人心,士马强盛,朝廷疑之,以方庆为广州刺史,以兵袭靖。
靖诛,进号宣毅将军。
方庆性清谨,甚得人和。
祯明三年,隋师济江,都督、东衡州刺史王勇徵兵于方庆,欲与赴援台城。
时隋行军总管韦洸帅兵度岭,宣隋文帝敕云:“若岭南平定,留勇与丰州刺史郑万顷且依旧职。”
方庆闻之,恐勇卖己,且欲观变,乃不从。
勇使高州刺史戴智烈斩方庆于广州,而收其兵。
郑万顷,荥阳人,梁司州刺史绍叔之始族子也。
父旻,梁末入魏。
万顷通达有材干,周武帝时,为司城大夫,出为温州刺史。
至德中,与司马消难奔陈,拜散骑常侍、昭武将军、丰州刺史。
在州甚有惠政,吏人表请立碑,诏许焉。
初,万顷在周,甚被隋文帝知遇,及隋文帝践阼,常思还北。
及王勇杀方庆,万顷乃率州兵拒勇降隋,隋授上仪同,寻卒。
文帝十三男:沈皇后生废帝、始兴王伯茂。
严淑媛生鄱阳王伯山、晋安王伯恭。
潘容华生新安王伯固。
刘昭华生衡阳王伯信。
王充华生庐陵王伯仁。
张修容生江夏王伯义。
韩修华生武陵王伯礼。
江贵妃生永阳王伯智。
孔贵妃生桂阳王伯谋。
二男早卒,无名;伯信出继衡阳王昌。
始兴王伯茂字郁之,文帝第二子也。
初,武帝兄始兴昭烈王道谈仕梁为东宫直合将军。
侯景之乱,援台中流矢卒。
太平二年,赠南兖州刺史,封长城县公,諡曰昭烈。
武帝受禅,重赠太傅,改封始兴郡王。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