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580页
人又拔其屋后大笋,令人止之,曰:“惜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
乃令人买大笋送与之,盗者惭不取,道虔使置其门内而还。
常以捃拾自资,同捃者或争穟,道虔谏之不止,悉以其所得与之。
争者愧恧,后每争辄云“勿令居士知”。
冬月无复衣,戴顒闻而迎之,爲作衣服,并与钱一万。
及还,分身上衣及钱悉供诸兄弟子无衣者。
乡里少年相率受学,道虔常无食以立学徒。
武康令孔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咸得有成。
宋文帝闻之,遣使存问,赐钱三万,米二百斛,悉供孤兄子嫁娶。
征员外散骑侍郎,不就。
累世事佛,推父祖旧宅爲寺。
至四月八日每请像,请像之日,辄举家感恸焉。
道虔年老菜食,恒无经日之资,而琴书爲乐,孜孜不倦。
文帝敕郡县使随时资给。
卒。
子慧锋,修父业,不就州辟。
孔淳之字彦深,鲁人也。
祖惔,尚书祠部郎。
父粲,秘书监征,不就。
淳之少有高尚,爱好坟籍,爲太原王恭所称。
居会稽剡县。
性好山水,每有所游,必穷其幽峻,或旬日忘归。
尝游山,遇沙门释法崇,因留共止,遂停三载。
法崇叹曰:“缅想人外三十年矣,今乃倾盖于兹,不觉老之将至也。”
及淳之还,乃不告以姓。
除着作佐郎、太尉参军,并不就。
居丧至孝,庐于墓侧。
服阕,与征士戴顒、王弘之及王敬弘等共爲人外之游,又申以婚姻。
敬弘以女适淳之子尚,遂以乌羊系所乘车辕,提壶爲礼。
至则尽欢共饮,迄暮而归。
或怪其如此,答曰:“固亦农夫田父之礼也。”
会稽太守谢方明苦要之不能致,使谓曰:“苟不入吾郡,何爲入吾郭”淳之笑曰:“潜游者不识其水,巢栖者非辩其林,飞沈所至,何问其主。”
终不肯往。
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帙书。
元嘉初,复征爲散骑侍郎,乃逃于上虞县界,家人莫知所在。
弟默之爲广州刺史,出都与别,司徒王弘要淳之集冶城,即日命驾东归,遂不顾也。
元嘉七年卒。
默之儒学,注谷梁春秋。
默之子熙先,事在范晔传。
周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人也。
其先过江,居豫章建昌县。
续之八岁丧母,哀戚过于成人,奉兄如事父。
豫章太守范甯于郡立学,招集生徒,远方至者甚衆。
续之年十二,诣甯受业。
居学数年,通五经、五纬,号曰十经,名冠同门,称爲顔子。
既而闲居读老、易,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
时彭城刘遗人遁迹庐山,陶深明亦不应徵命,谓之寻阳三隐。
刘毅镇姑孰,命爲抚军参军,征太学博士,并不就。
江州刺史每相招请,续之不尚峻节,颇从之游。
常以嵇康高士传得出处之美,因爲之注。
武帝北讨,世子居守,迎续之馆于安乐寺,延入讲礼,月馀复还山。
江州刺史刘柳荐之武帝,俄辟太尉掾,不就。
武帝北伐,还镇彭城,遣使迎之,礼赐甚厚,每曰“真高士也”。
寻复南还。
武帝践阼,复召之。
上爲开馆东郭外,招集生徒,乘舆降幸,并见诸生,问续之礼记“傲不可长”、与我九龄“射于矍圃”之义,辩析精奥,称爲名通。
续之素患风痹,不复堪讲,乃移病锺山。
景平元年卒。
通毛诗六义及礼论,注公羊传,皆传于世。
无子。
兄子景远有续之风。
戴顒字仲若,谯郡銍人也。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