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291页

总性宽和温裕,尤工五言七言,溺于浮靡。

及为宫端,与太子为长夜之饮,养良娣陈氏为女,太子亟微行游总家,宣帝怒免之。

后又历侍中、左户尚书。

后主即位,历吏部,尚书仆射,尚书令,加扶。

既当权任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多为艳诗,好事者相传讽翫,于今不绝。

唯与陈暄、孔范、王瑳等十馀人,当

※※※

第57节

时谓之狎客。

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有言之者,辄以罪斥之,君臣昏乱,以至于灭。

祯明三年,陈亡入隋,拜上开府。

开皇十四年,卒于江都,年七十六。

其为自序云:“太建之时,权移群小,谄嫉作威,屡被摧黜,奈何命也。”

识者讥其言浴s形募怼长子溢,颇有文辞,性傲诞骄物,虽近属故友,不免诋欺。

历中书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

入隋,为秦王文学,卒。

江智深,夷之弟子也。

父僧安,宋太子中庶子。

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誉,父子并贵达。

智深父少无名问,湛礼敬甚简,智深常以为恨,自非节岁不入湛门。

及为随王诞后军参军,在襄阳,诞待之甚厚。

时谘议参军谢庄、主簿沈怀文与智深友善,怀文每称曰:“人所应有尽有、所应无尽无者,其江智深乎。”

元嘉末,除尚书库部郎。

时高流官序不为台郎,智深门孤援寡,独有此选,意甚不悦,固辞不拜。

后为竟陵王诞司空主簿、记室参军,领南濮阳太守,迁从事中郎。

诞将为逆,智深悟其机,请假先反。

诞事发,即除中书侍郎。

智深爱好文雅,辞采清赡,孝武深相知待,恩礼冠朝。

上宴私甚数,多命群臣五三人游集,智深常为其首。

同侣未及前,辄独蒙引进,每以越f为惭,未尝有喜色。

每从游幸,与群僚相随,见传诏驰来,知当呼己,耸动愧恧,形于容貌,论者以此多之。

迁骁骑将军、尚书吏部郎。

上每酣宴,辄诋群臣,并使自相嘲讦,以为欢笑。

智深素方退,渐不会旨。

上尝使以王僧朗戏其子景文,智深正色曰:“恐不宜有此戏。”

上怒曰:“江僧安痴人,痴人自相惜。”

智深伏席流涕,由此恩宠大衰。

出为新安王子鸾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初,上宠姬宣贵妃殷氏卒,使群臣议諡,智深上议曰“怀”。

上以不尽嘉号,甚衔之。

后车驾幸南山,乘马至殷氏墓,群臣皆骑从,上以马鞭指墓石柱谓智深曰“此柱上不容有怀字”智深益惶惧,以忧卒。

子筠,太子洗马,早卒。

后废帝皇后,筠之女也。

废帝即位,以后父追赠金紫光禄大夫,筠妻王平望乡君。

智深兄子概早孤,智深养之如子。

概历黄门吏部郎,侍中,武陵王赞北中郎长史。

江秉之字玄叔,济阳考城人也。

祖逌,晋太常。

父纂,给事中。

秉之少孤,弟妹七人并幼,抚育姻娶,尽其心力。

宋少帝时,为永世、乌程令,以善政着名东土。

征为建康令,为政严察,部下肃然。

后为山阴令,人户三万,政事繁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

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

宋世唯顾觊之亦以省务着绩,其馀虽复刑政修理,而未能简事。

以在县有能,出补新安太守。

元嘉十二年,转在临海,并以简约见称,卒于官所。

得秩悉散之亲故,妻子常饥寒。

人有劝其营田,秉之正色答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

在郡作书案一枚,去官留以付库。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