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584页

年六七岁,知推六甲。

家贫,父使田中驱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稻过半。

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

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

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

及长,笃志不倦。

闻吴兴东迁邵玄之能传五经文句,假爲书师,从之受业。

同郡顾顗之临县,见而异之,遣诸子与游,及孙宪之并受经焉。

年二十馀,更从豫章雷次宗谘玄儒诸义。

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不仕。

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

欢早孤,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由是受学者废蓼莪篇,不复讲焉。

晚节服食,不与人通。

每旦出户,山鸟集其掌取食。

好黄、老,通解阴阳书,爲数术多效验。

初以元嘉中出都,寄住东府。

忽题柱云“三十年二月二十一日”,因东归。

后元凶弑逆,是其年月日也。

弟子鲍灵绶门前有一株树,大十馀围,上有精魅,数见影。

欢印树,树即枯死。

山阴白石村多邪病,村人告诉求哀,欢往村中爲讲老子,规地作狱。

有顷,见狐狸鼋鼍自入狱中者甚多,即命杀之。

病者皆愈。

又有病邪者问欢,欢曰:“家有何书“答曰:“唯有孝经而已。”

欢曰:“可取仲尼居置病人枕边恭敬之,自差也。”

而后病者果愈。

后人问其故,答曰:“善禳恶,正胜邪,此病者所以差也。”

齐高帝辅政,征爲扬州主簿。

及践阼乃至,称“山谷臣顾欢上表”,进政纲一卷。

时员外郎刘思效表陈谠言,优诏并称美之。

欢东归,上赐麈尾、素琴。

永明元年,诏征爲太学博士,同郡顾黯爲散骑侍郎。

黯字长孺,有隐操,与欢不就征。

会稽孔珪尝登岭寻欢,共谈四本。

欢曰:“兰石危而密,宣国安而疏,士季似而非,公深谬而是。

总而言之,其失则同;曲而辩之,其涂则异。

何者同昧其本而竞谈其末,犹未识辰纬而意断南北。

群迷暗争,失得无准,情长则申,意短则屈。

所以四本并通,莫能相塞。

夫中理唯一,岂容有二四本无正,失中故也。”

于是着三名论以正之。

尚书刘澄、临川王常侍朱广之,并立论难,与之往复;而广之才理尤精诣也。

广之字处深,吴郡钱唐人也,善清言。

初,欢以佛道二家教异,学者互相非毁,乃着夷夏论曰:夫辩是与非,宜据圣典。

道经云:“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因其昼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右腋而生。

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

此出玄妙内篇。

佛经云“释迦成佛,有尘劫之数”,出法华无量寿。

或“爲国师道士,儒林之宗”。

出瑞应本起。

欢论之曰:五帝三皇,不闻有佛;国师道士,无过老、庄;儒林之宗,孰出周、孔。

若孔、老非圣,谁则当之然二经所说,如合符契。

道则佛也,佛则道也,其圣则符,其迹则反。

或和光以明近,或曜灵以示远。

道济天下,故无方而不入,智周万物,故无物而不爲。

其入不同,其爲必异,各成其性,不易其事。

是以端委搢绅,诸华之容;剪发旷衣,群夷之服。

擎跽罄折,侯甸之恭;狐蹲狗踞,荒流之肃。

棺殡椁葬,中夏之风;火焚水沈,西戎之俗。

全形守礼,继善之教;毁貌易性,绝恶之学。

岂伊同人,爰及异物,鸟王兽长,往往是佛。

无穷世界,圣人代兴,或昭五典,或布三乘。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