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263页

义熙初,宋武帝使撰车服仪注,仍除镇军谘议参军,领记室,封乐成县五等侯。

转员外散骑常侍,领着作郎。

二年,尚书奏广撰成晋史。

六年,迁骁骑将军。

时有风雹为灾,广献言武帝,多所劝勉。

又转大司农,领着作郎,迁秘书监。

初,桓玄篡位,安帝出宫,广陪列悲恸,哀动左右。

及武帝受禅,恭帝逊位,广又哀感,涕泗交流。

谢晦见之,谓曰:“徐公将无小过。”

广收泪答曰:“身与君不同,君佐命兴王,逢千载嘉运。

身世荷晋德,眷恋故主。”

因更歔欷。

永初元年,诏除中散大夫。

广言坟墓在晋陵丹徒,又生长京口,息道玄忝宰此邑,乞随之官,归终桑梓。

许之,赠赐甚厚。

性好读书,年过八十,犹岁读五经一遍。

元嘉二年卒。

广所撰晋纪四十二卷,义熙十二年成,表上之。

又有答礼问百余条,行于世。

时有高平郗绍亦作晋中兴书,数以示何法盛。

法盛有意图之,谓绍曰:“卿名位贵达,不复俟此延誉。

我寒士,无闻于时,如袁宏、干宝之徒,赖有着述,流声于后。

宜以为惠。”

绍不与。

至书成,在斋内厨中,法盛诣绍,绍不在,直入窃书。

绍还失之,无复兼本,于是遂行何书。

徐豁字万同,广兄子也。

父邈,晋太子前卫率。

豁宋永初初,为尚书左丞、山阴令,精练法理,为时所推。

元嘉初,为始兴太守,表陈三事。

文帝嘉之,赐绢二百匹,谷一千斛。

徙广州刺史,未拜卒。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玄孙也。

祖袭,大司农,经为江乘令,因居县境。

父遵,尚书郎。

鲜之下帷读书,绝交游之务。

初为桓伟辅国主簿。

先是,兖州刺史滕恬为丁零翟辽所没,尸丧不反。

恬子羡仕宦不废,论者嫌之。

桓玄在荆州,使群僚博议。

鲜之议曰:“名教大极,忠孝而已。

至乎变通抑引,每事辄殊。

本而寻之,皆求心而遗y之所乘,遭遇或异。

故圣人或就灾蹋蛞蝙以成罪,屈申与夺,难可等齐,举其阡陌,皆可终言矣。

天可逃乎而伊尹废君;君可胁乎而鬻拳见善;忠可愚乎而箕子同仁。

自此以还,殊实而齐声,异誉而等美者,不可胜言。

今如滕羡情事者,或终身隐处,不关人事,或升朝理务,无讥前哲。

通滕者则以无讥为证,塞滕者则以隐处为美。

折其两中,则异同之情可见矣。

夫圣人立教,犹言有礼无时,君子不行。

有礼无时,政以事有变通,不可宗一故耳。”

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

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

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帝,独不屈意于毅,毅甚恨焉。

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辄宥传诏罗道盛。

诏无所问。

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

山阴令沈叔任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

谓宜从旧,于义为

※※※

第52节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